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湖南地质工作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八)

编者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南省地质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全力服务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现将院属单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经验做法陆续予以刊发,供社会各界学习参考。

创新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助力长株潭生态绿心示范区建设

(湖南省生态地质调查监测所)

案例简介

龟坡废弃矿山位于长株潭生态绿心的核心腹地——跳马镇,是长沙市雨花区18个矿坑修复治理先行示范的首开矿点。矿山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停产后形成高陡峭、全裸露的中分化砂岩矿,边坡垂直高差达70多米,坡度倾角80°以上,部分坡面直立甚至反坡,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自关闭后10余年几乎寸草不生,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比,岩壁裸露的废弃采石场异常刺眼,仿佛“绿心”里的一道“疤痕”,有湖南省矿山“修复难度天花板”之称。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湖南省生态地质调查监测所(以下简称“生态所”)承接了龟坡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施工实施全过程任务,凭借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体系,使废弃矿山由昔日的“疤痕”转变为如今绿意盎然的“生态绿心”,打造出“生态+”融合发展绿心示范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长株潭生态绿心龟坡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前矿场原貌

取得的成果

生态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遵循“尊重科学、顺应自然,整体保护、系统修复”设计原则,采用“藤立方+”技术系统辅以改良基材喷播植生复合技术,重建具有景观异质性和永久性的植物群落,助力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打造生态廊道、园艺博览园、花卉博览园、湘江风光带、森林康养基地等生态功能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新技术体系,解决矿山高陡边坡生态修复难题。通过创新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生态所系统解决了龟坡废弃矿山土地损毁、植被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突出生态问题和高陡裸露岩壁(坡度>73°)土质贫瘠、植被难生根、植被易退化等核心关键难题,创新研发出“藤立方+”技术体系,以最小人工干预方式,提供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综合解决方案。该技术体系可在45°-90°全地形边坡(包括反向坡)形成可持续植被生态系统,其采用改良的客土基材具有高强度、耐冲刷、保水、透气好的特点,能够稳固附着于陡立岩质坡面,并供给植被生长所需营养,实现“前灌草后藤”多样性可持续生态系统,一次性种植永久恢复,一年后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3年后与自然山体景观协调。


长株潭生态绿心龟坡废弃矿山边坡修复施工工艺过程


长株潭生态绿心龟坡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完工4个月修复成效(2019年4月摄)


长株潭生态绿心龟坡废弃矿山边坡修复1年后修复成效(2020年5月摄)

——打造修复样板,提供生态修复体系建设新思路。龟坡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成果,为《湖南省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的定制提供了智力支撑,也为“十四五”时期湖南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及中南南方高陡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该项目荣获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优秀设计二等奖,成功入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推广名录》(第一批)。


长株潭生态绿心龟坡废弃矿山边坡修复3年后修复成效(2022年6月摄)

产生的效益

——生态美。龟坡废弃矿坑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使绿心区域的生态价值得以充分转换,生态系统功能稳步增强,生物多样性也日渐丰富。同时,提升了长株潭生态绿心示范区的碳汇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民众在绿水青山之中尽享自然、生命与生活之美。

——促发展。随着矿场系统修复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功,长株潭绿心地区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心”和推动长沙市雨花区乡村振兴、生态文旅以及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力促进了当地民宿、露营等新经济业态的发展,激发了乡村活力,让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成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者、受惠者。

——强示范。该项目获省、市等各级机构、部门高度关注与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湖南卫视等十余家权威媒体对其核心技术与成效予以报道,在湖南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中被推广应用。该项目技术转化应用也促使长株潭三市在共同保护绿心的过程中建立紧密有效的区域间协同治理机制,携手共护“生态美”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省内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修复治理技术及其成效(文图/吕平波 肖心怡  编辑/姚 岑

湖南地质工作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八)

33556172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06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7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7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