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省地质院组织研讨建设洞庭湖区高质量“鱼米之乡”



为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推动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1月4日,湖南省地质院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建设洞庭湖区高质量“鱼米之乡”交流研讨会。省地质院党委书记谈文胜、中国地调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副主任郝爱兵(线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出席会议。

近年来,中国地调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长沙中心”)、省物化所深入参与洞庭湖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随着工作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双方拟以“应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促进洞庭湖区‘鱼米之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相关地质工作建议。




谈文胜在讲话中指出,推动洞庭湖区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一是要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优势,加大对洞庭湖区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该区土壤、水质、环境等情况,并进行精准分析,提出分类施策建议;二是要加大调查成果的转化利用,科学打造洞庭湖区农业核心品牌,形成品牌集群效应,扩大全省农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助力我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为农业强省;三是要主动接国家层面需要,将地质主责主业运用和发挥到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上,根据我们掌握的地质调查数据,提出有份量有质量的建议,分步骤、分阶段为洞庭湖区生态治理和特色农业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

郝爱兵肯定了洞庭湖区开展的一系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成果。针对拟提地质工作建议,他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引用的数据一定要客观、准确、可靠;二是要以地质技术为根本,提出管控和修复建议,做好土地安全高效利用;三是要加强部省合作,将浅表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延伸至地表基质层研究,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四是要加强部门间交流协作,充分利用已有的调查数据,充分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形成高质量的建议报告。

董振亚充分肯定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她建议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开展污染成因溯源,强化源头预防,因地制宜开展源头治理;结合我省耕地保护规划,利用地质调查成果,对我省耕地保护、管控、安全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提出相关建议和方案。




会上,长沙中心岳阳项目负责人介绍了洞庭湖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工作开展情况,对建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释说明。省物化所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建议提出的过程、现有工作基础及前期准备工作和主要认识,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与会人员围绕拟提地质工作建议进行了热烈研讨。

省地质院,中国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长沙中心,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省物化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交流研讨。(文/省物化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图/曾 丽  编辑/邓娟玲)

省地质院组织研讨建设洞庭湖区高质量“鱼米之乡”

29119293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06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