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财政信息】2019年度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能情况:

1、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测绘管理、国防工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国家和省矿产资源的统一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本局核地质工作规划;制定本局核地质勘查开发和其他产业经营等年度工作计划;

2、负责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放射性矿产资源的区调、普查、勘探;

3、根据授权,负责管理中南地区核放射性矿产资源储量和放射性矿产地质档案资料;负责放射性计量模型、标准源等放射性材料和物资和管理以及本系统放射性废渣治理的管理;

4、参与国土资源大调查以及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勘查;承担区域性核放射性环境调查评价任务以及放射性矿产资源的勘查,为国家和省提供资源管理所需的基础信息资料;

5、组织指导核地质找矿队伍完成国家、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的核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探、资源网络信息管理、测绘、科研等工作任务并汇交其成果资料;

6、管理国家和省下达的核地质勘查经费;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负责监管本局系统的国有资产,并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7、统一管理湖南省核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指导所属单位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核地质勘查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负责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负责本局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所属单位职工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8、承办省委、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

2019年局属二级预算单位共10个,301大队、302大队、303大队、304大队、306大队、311大队、超硬材料研究所、地质调查院、探矿技术研究所、培训中心。

(三)人员情况:

截止2019年12月31日,省编办核定我局总编制人数4499人,全局实有在职职工3620人,离休人员21人,退休人员4706人。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9年基本支出规模为39163.09万元。具体包括:

1、人员经费36101.37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1490.2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4611.17万元.

2、日常公用经费3061.72万元,其中:办公费181.56万元、印刷费22.07万元、水费22.30万元、电费103.84万元、邮电费27.86万元、取暖费28.30万元、物业管理费136.81万元、差旅费292.44万元、因公出国(境)费14.70万元、维修(护)费84.20万元、租赁费54.96万元、会议费23.54万元、培训费180.67万元、公务接待费26.70万元、专用材料费27.90万元、劳务费52万元、工会经费165.80万元、福利费193.76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04.52万元、其他交通费用110.72万元、租金及附加费用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153.51万元、办公设备购置5.67万元、专用设备购置10.4万元、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21.8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3.68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我局不属于省级专项资金的设立主体,无省级专项资金支出。

2019年其他项目支出规模为4160.43万元。具体包括:

1、基本建设类项目382.24万元,其中:设备设备购置182.2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00万元。

2、行政事业类项目3778.19万元,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3284.8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34万元、办公设备购置11万元、专用设备购置30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80万元.

项目支出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省财政厅追加的地质找矿项目和为改善民生,基础设施改造的地勘单位补助经费;另一部分是核工业局为支持地勘事业发展,从预算基数中挤出1951万元,用于铀矿矿权维护、地质找矿专项、科研开发专项、人才发展基金专项、安全隐患整改、局本级出国经费、扶贫专项经费等方面支出。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19年,我局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19年,我局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19年,我局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9年我局整体支出规模为49223.8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162.09万元,占整体支出规模的80%;项目支出4160.43万元,占整体支出规模的8%;经营支出5900.32万元,占整体支出规模的12%。

(一)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情况

我局全年各项收入总计53956.6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8118.11万元,占总收入的89%;经营收入5838.49万元,占总收入的11%。本年支出合计49223.8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163.09万元,占总支出的80%(人员经费支出36101.37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1%、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061.37万元,占基本支出的9%);项目支出4160.43万元,占总支出的8%;经营支出5900.32万元,占总支出的12%。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三公”经费支出总额145.92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6.7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04.52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04.52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14.7万元。较年初预算数减少47.93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减少37.3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减少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10.28万元;因公出国减少0.3万元),较上年度决算“三公”经费支出减少34.63万元(公务接待费减少15.2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减少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19.10万元;因公出国减少0.3万元)。主要原因:根据预决算要求,“三公”经费逐年只减不增。

(3)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年末结转和结余共计5829.8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4007.02万元,主要是追加的2019年综治奖由于审批手续正在办理,未及时发放。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1822.80万元,主要是:下达的地质专项是按进度付款,加之地质专项申报时间长,指标下达较晚,未能按期支付。

(4)一般性支出压减情况

根据省委省政府、省财政厅的文件精神,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在确保人员经费、刚性支出、民生项目资金不压减的前提下,2019年共压减一般性支出140.90万元。

2019年,我局按照统筹兼顾、科学预算的原则,通过严格执行预算控制,确保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推进,全年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二)预算支出的产出和效益情况

2019年是湖南省地质院扬帆起航之年,自2019年7月3日湖南省地质院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地质保障支撑服务,坚持稳字当头、破立结合、务求实效,形成了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经济发展符合预期、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产业转型稳步加力、基础管理不断规范、和谐稳定持续巩固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现代新型一流和谐地质强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1)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

党委党组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找准了正确方向、把牢了政治定力、经受了重大考验、凝聚了队伍人心。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盯查摆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改进党风政风和工作作风,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改革发展稳定三大任务,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理顺经济发展思路,谋划改革转型方向,开展重大问题整改15项,形成大调研成果近20个。以原四局巡视督查整改情况“回头看”和“再落实”为契机,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持续规范内部管理,努力防范化解风险,营造了良好有序的干事创业环境。把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与做好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机关,发挥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作用。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有效宣传改革发展成效和地质工作成果,弘扬了主旋律,凝聚了正能量。

2)全力聚焦主业发展

一是地质找矿成果突出。303大队提交的《湖南省蓝山县大坪矿区大坪稀土矿普查》项目控制的稀土矿资源量规模达到特大型。304大队承担的《广西昭平县古袍镇六安地区金矿勘探》项目,估算金资源储量**吨,达到中型规模金矿。

  二是已完成的项目质量普遍提升,得到项目主管部门的好评。302大队承担的“湖南省诸广山岩体中部铀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濠头幅、热水圩幅)子项目及总报告通过了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组织的成果验收,3个报告均获优秀等级。306大队承担的《湖南省衡阳县当家冲矿区铜矿普查》项目成果评价为良好,《湖南省衡阳县盐田桥矿区铜多金属矿详查补充勘查》项目野外验收等级为良好。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湖南省隆回县南水山铀矿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获得良好。

  三是项目承揽取得新成绩。上半年,我局承揽3个铀矿地质项目,其中,302大队承担的《湖南省汝城县集益地区铀矿预查》项目钻探工程(工作量约7000米)已完成工作量1000余米。301大队承担的“湖南省攸县明月峰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与303大队承担的“湖南省蓝山县十里冲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已开展野外作业。

  四是初步完成了中国矿产地质志(铀矿)编制项目和湖南省稀有金属找矿突破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

3)地勘改革平稳有序。一是组建了省地质院。2019年是我省地勘单位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7月3日省委宣布组建省地质院后,院党委在第一时间部署推动,临时设置18个部门,全体干部职工重新定位定岗,实现院机关集中办公,加快各项管理机制梳理规范和重点工作统筹协调,确保了湖南地质事业平稳有序推进。通过积极争取,获得省财政支持的5000万元地勘改革发展资金。二是开展了改革调研。院领导班子先后走访调研了全部地勘单位和40余家队办企业,组织召开了40余场座谈会,征求干部职工意见,提出了建立现代新型一流和谐地质强院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湖南地质工作“五大保障、三大支撑”的职责任务。承办改革转型发展专家座谈会,陈文浩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的8位业内领导专家学者为改革转型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省地质院关于改革转型发展的意见》。三是明确了改革方向。在上半年原四局党组广泛调研和积极争取的基础上,把进一步理顺改革方向摆在突出位置,成立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相应工作机构,持续向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反映汇报地勘单位改革意见建议,9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正式明确了我省地勘单位改革要“强化地勘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基本定位,符合我院实际。四是形成了系列方案。汲取全国地勘行业改革和我省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借鉴有关单位制定“三定”方案的做法,完成了地勘单位改革实施方案、院机关“三定”方案建议、院属事业单位设置建议、企业集团组建方案、所属事业单位统一注册地工作方案、支持地勘单位改革配套政策建议的编制上报。

4)管理体系规范有效。一是系统清理制度促统一。按照既依法依规、又尊重历史的原则,完成了财务资产、劳动人事、绩效考核、项目管理、监督监管等原有制度体系的全面梳理,及时废止了政策标准不统一、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有关制度办法。二是完善核心制度抓根本。出台了院党委、院行政议事规则。制定了经费管理、投融资管理、内部审计、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需的规章制度。研究提出了建章立制的近期目标要求,在构筑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体系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三是扎实执行制度稳基础。原四局人员、机构、资产、基地等清查工作全部完成,摸清摸准了全院家底。新的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施,全院财务会计业务逐步整合。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稳步推进。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程序的机制基本建立。四是严格资金管理控风险。从严按程序批复资产报废原值2216万元。紧扣事业发展需要办理设备采购2173台套。与3家国有重点银行集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置换贷款10.38亿元,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收回存量应收账款7.16亿元。开展各类审计项目243个,提出审计建议525条。五是推进科技创新强能力。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厅局级重点科研项目37个、财政资助经费3513万元。5个地勘项目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裴荣富、毛景文双院士团队领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469人通过中高级职称评审。127人通过注册类专业资格考试。75人在读硕士博士。组织各类专业培训近11000人次。非常规天然气勘查与开发湖南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评估上报。

5)安全稳定保障有方。一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强监管防事故”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顺利开展。院领导共带队开展安全检查85次,全年累计投入安全隐患整改费用5400多万元。对全院2000多个项目和办公、生产、经营、生活基地进行安全动态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二是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建立健全了平安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机构与机制,加强重大风险防范和矛盾纠纷排查处置,接待办结来信来访66件次。院本级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平安单位”,19家院属单位为优秀。三是民生改善尽力用心。坚持就业优先,仅勘测施工业就安置职工上岗3200余人。统筹解决津补贴地区差问题的建议意见已报省政府研究。养老保险有关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开展了困难退役军人摸底登记。较好落实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基本实现重大节日、生日、因病住院慰问全覆盖。开展困难帮扶2414人次,筹措帮扶资金383万元。

2018年驻村以来,全院共投入扶贫项目资金910万,已支出875万元,其中驻垅山村扶贫项目资金共支出225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党建工作、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修建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发展油茶、养殖等扶贫产业;驻水田坪村扶贫项目资金共支出510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党建、村集体产业发展和一户一产业帮扶、新教学点及配套设施、文化广场、产业路、村组道路修建、环境整治、庭院与旱厕改造、村庄亮化等扶贫项目建设;驻潘家村扶贫项目资金共支出100万元,主要用于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村级卫生室改造,新建文化活动广场,全面提升我村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培育了畜牧、烤烟、农业、林业、中药材等种养殖产业发展及配套设施建设;驻源田村扶贫项目资金共75万元,已支出40万元,还有35万未付,主要进行了安全饮水、生产用水等配套实施维修改造,闲置公房改造,道路硬化,花卉基地、蔬菜基地以及柑橘等种植。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结余资金偏大的问题

组建后的湖南省地质院2019年度财政预算资金统筹使用,加之追加的项目资金下达较晚,未能及时支付,造成结余资金余额较大。

(二)项目资金使用存在的困难

项目资金支付困难。原省核工业局承接的各类地质、环保项目在资金下达前必须经过国土等部门的项目评审环节,已经有实物工作量和经费预算,但财政下达相关指标时大部分以“其他商品服务支出”经济科目挂国库网,导致项目指标使用时需要重新向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财政厅主管处室二次审批项目资金支出预算,拉长了项目开展环节,导致项目资金执行缓慢。
  (三)政府采购程序问题
  原省核工业局在履行政府采购的过程中,流程非常复杂、环节非常多,无法全部完成当年的政府采购计划,财政对于节余资金超过两年的无条件的收回,有很多资金都存在收回的风险。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批复,定期跟踪预算资金的支付进度,对支付进度较慢的单位及时提醒,尤其是对上年度的结余结转资金,要确保在本年度内形成支出,避免二次结余。

九、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根据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我局2019年整体支出申报了预算绩效目标,并于2019年3月8日在局门户网站上公开了2019年部门预算及绩效目标表,接受社会监督。一年来,我局严格按照《预算法》,执行部门预算,确保地勘事业良性发展。

  附件:1、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财政信息】2019年度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2322201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06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7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7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