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质工作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四)
编者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南省地质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全力服务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现将院属单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经验做法陆续予以刊发,供社会各界学习参考。
扛牢资源保障主责 助力临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
一、案例简介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以下简称“矿调所”)由原地勘局 408队、湘南院和原有色局一总队、原煤田局第五勘探队等四家单位于2021年7月整合组建而成,深耕郴州地质找矿70多年,探获了柿竹园钨锡钼铋矿、黄沙坪铅锌矿、宝山铅锌铜矿、香花岭锡矿、瑶岗仙钨矿、汝城钨矿、鲁塘石墨矿等大型矿山,是郴州成为“世界有色金属之乡”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其中临武县的香花岭矿区因省矿调所一代代地质人的坚守、担当、探索、奉献,70年后仍香气扑鼻、英姿勃发,业已成为中外驰名的锡多金属矿基地、国内知名的锂矿勘查基地。
香花岭矿区
(一)围绕锡资源,打造中外闻名的锡多金属矿基地
上世纪50~90年代,省矿调所经勘查发现香花岭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矿床类型多样,盛产锡、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富含锂、铍、铌、钽、铷等稀有金属矿产,共探获锡金属量11万吨、铅锌金属量60万吨。进入本世纪后,省矿调所又先后在香花岭矿区开展了国土资源大调查、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生产勘探等地质工作,累计探获锡金属量24万吨、铅锌金属量140万吨。省矿调所实施的“湖南郴州荷花坪-香花岭锡多金属矿评价”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南岭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认为其找矿成果及找矿模式对指导湘南成矿区带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该项目荣获“湖南省‘十一五’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如今,省矿调所继续深化老基地深边部勘查工作,积极开拓新区,在香花岭矿区附近取得矿种类型新突破,发现了大型规模的铷矿床和新类型铅锌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巨大,且具备整装勘查潜力。
香花岭矿区采集的锂云母花岗岩
香花岭矿区坑内钻施工现场
香花岭钻探施工现场
(二)聚焦新能源,培育锂矿基地
锂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基础保障。省矿调所积极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紧跟郴州市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电池之都”的思路,在临武香花岭-尖峰岭、香花铺、鸡脚山、竹子冲等矿山开展锂矿勘查工作,2023年以来在临武县初步探获氧化锂矿物量超400万吨(郴州市合计700万吨),为地方锂电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省矿调所还充分利用地质技术服务优势,为地方政府建设锂资源采选冶及矿产品深加工等配套体系、产业园区建设提供支持,成为锂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之一。
临武县锂电产业园
二、经验做法
(一)党建引领,多方合作,优化勘查环境。历届所党委领导班子十分重视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带领干部职工发挥“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持久发力、笃行不怠耕耘湘南大地。面对新时代国家对能源资源的新需求,省矿调所强化“湖南地质·找矿先锋”定位,积极搭建与省、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党建“双联”平台,将党建工作与能源资源保障工作深度融合,深化省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对重点勘查项目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与上海安能、大中矿业、鞍重股份等企业开展地质勘查合作,有力推进社会资本融入郴州有色金属采选冶炼、锂电新能源等产业,为推动资源勘查利用营造了良好环境。
矿调所与上海安能工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人才引领,创新突破,强化技术支撑。对内,省矿调所充分发挥所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等智库优势,选配经验丰富、专业过硬、能力水平突出的技术人员组成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找锂专班,提高勘查技术服务水平。对外,省矿调所相继与中南大学、南京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开展南岭地区找矿专项及项目合作申报;与大中矿业、上海安能、鞍重股份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锂矿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锂的应用研究,为提高郴州锂矿资源开采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24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考察指导锂矿勘查项目
(三)绿色勘查,科学实施,注重生态保护。省矿调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勘查。例如实施的尖峰岭锂矿勘查项目,前期应用大疆测绘无人机开展地形测绘,同时完成区域内三维模型搭建;采用新型便捷式钻探设备实施浅孔初勘,运用大载重无人机实施模块钻机快速搬运投放,钻孔岩芯及时搬运,快速采样化验;采用将影像图、地形地质图等相关数据集成导入奥维地图等软件的方式,实现项目组成员之间数据共建共享和专家组远程协同指导;勘查过程坚持文明施工,及时清理施工废料和生活垃圾,对完成施工的场地复垦复绿,确保绿色勘查落到实处。
无人吊装模块钻机施工现场
三、产生的效益
(一)有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省矿调所发挥其雄厚勘查实力、独立的钻探施工体系、初现规模的岩矿测试能力,按照资源集约利用的理念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在香花岭及临近矿区探获多个大中型钨锡矿床(其中,临武县香花铺钨多金属矿床和玉岭锡矿为大型,临武县泡金山钨多金属矿床、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杉木溪锡铷矿和尖峰岭钨锡矿为中型),集中打造了“我国中部锡多金属矿基地”;同步发现的大型铌钽矿、大型铷矿、中型铅锌矿资源量等为国家能源资源保障奠定了强大基础;实施的竹子冲、鸡脚山、香花岭、尖峰岭、大冲里等锂矿专项找矿项目,找到了一批大中型锂矿产地,为湖南打造新能源基地提供了不竭动力;非金属勘查利用发展迅猛,为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空间。
(二)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丰富的找矿成果,为临武发展带来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可供开发的锡铅锌多金属资源、非金属资源价值超万亿元,锂矿资源价值超千亿元。本地矿山企业收益颇丰,外地矿山企业及社会资本也纷至沓来。例如,2013年,新设立的临武县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摘牌方式以13亿元取得香花岭矿区塘官铺矿区玉岭多金属矿边深部锡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并委托省矿调所实施勘查,2016年-2019年探获玉岭多金属矿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潜在经济价值55亿元。近年,玉岭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
在省矿调所带动和资源保障下,郴州市临武、桂阳、宜章3县丰硕的锂矿勘查成果直接推动了郴州锂电产业的繁荣发展。2022年7月,全国各地182家电池企业负责人走进临武,14家企业现场签约,签约总额101.3亿元。2023年9月,临武县政府与上海安能签订含锂多金属矿资源采选、碳酸锂加工以及锂电池生产项目;同年10月,与内蒙古大中矿业签订含锂多金属矿采选、碳酸锂加工及电池生产项目;科力远、威领股份等企业也相继落户临武高新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落地临武县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资金达数十亿元。
(三)有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随着临武县有色金属及锂电产业的不断发展,持续吸引国际国内的产业投资,临武县已成为“全国重要有色金属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基地、湖南省能源生产基地、非金属生产与加工基地”。随着矿业经济逐渐由粗放式发展向精深化、集约化发展转型,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消费。产业的繁荣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使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创造就业岗位十万余个,不仅极大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还吸引了周边县市务工人员,增加了就业稳定性。(文图/省矿调所 李年香 尹江平 王元 编辑/司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