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绿”!生态所“藤立方+”让废弃矿山重生 非洲客商:我们要这技术!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盛大举行,以“中非共行动,筑梦现代化”为主题。湖南省地质院统筹旗下15家单位联合参展,集中展示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技术成果,推动中非矿业合作向全产业链拓展。
省地质院党委书记谈文胜参观生态所展位
省生态所作为湖南省地质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携自主研发的“藤立方+”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惊艳亮相,成为国际客商瞩目的焦点,为中非绿色矿业合作注入新动力。
核心技术引非洲瞩目,国际合作意向频现
生态所依托“湖南地质·资环生态”品牌,在湖南地质展馆重点展示“藤立方+”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该技术以藤本植物为核心,搭配草本灌木,构建起立体修复模式,具有低成本、快复绿、高效益的特点,已成功应用于全国百余个高陡岩质边坡和矿山修复项目。现场通过中英文双语展板、典型案例图片(如长株潭龟坡废弃矿山、南山国家公园修复工程)和专业讲解,生动呈现了“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的生态奇迹。
生态所展位
展会期间,生态所展台吸引了多国高级官员和企业代表。马达加斯加矿业部总协调员萨拉哈·托洛特拉·尼亚沃率团到访,详细了解技术细节,对修复效果赞不绝口并合影留念;中石沃森刚果金控股集团、湖南中矿集团等企业高管现场洽谈,明确表达合作意愿;天心国资集团、深圳汇益创富等多家企业与生态所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探索技术输出与项目落地。
马达加斯加矿业部萨拉哈・托洛特拉・尼亚沃(矿业部总协调员)一行4人详细了解生态所矿山生态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称赞效果很好。
创新实力筑基,绿色方案服务中非发展
生态所凭借扎实的科研积累成为行业标杆:拥有40余项发明专利及软著,主编10项省级生态修复技术标准;“藤立方+”技术入选国家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推广名录》,荣获湖南省科技一等奖;建立800亩藤本植物科研育苗基地,形成“产学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
此次参展紧密契合湖南省地质院顶层战略。院党委书记谈文胜在博览会论坛发表《“湘”聚非洲 众行致远》演讲,强调以绿色技术“提升发展含金量”;院长张皓提出构建中非“资源勘查 - 科技创新 - 技术支撑”三大合作链条,为生态所技术出海提供政策支持。生态所积极践行这一战略,其矿山修复方案有望成为中非绿色矿业合作的关键突破口。
迈向非洲:以生态科技共绘绿色发展新图景
以博览会为契机,生态所正积极推动“藤立方+”技术走向非洲市场。未来将聚焦矿山生态修复、干旱区水文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通过技术输出、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开展人才培训,助力非洲国家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
正如谈文胜书记援引的非洲谚语“独行快,众行远”,生态所将以开放姿态,携手非洲伙伴共建绿色矿山,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湖南地质智慧。(文/陈 鑫 图/刘水波 张东东 编辑/麻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