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资源厅调研安化、慈利地质灾害防治“点面双控”体系建设工作
6 月 25 日至 26 日,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处处长申小军带队赴安化、慈利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地督查 "隐患点 + 风险区" 双控体系建设成效,省核地质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代表参与调研。
在安化,调研组实地踏勘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与中高风险区域,详细查看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及截排水设施,与巡防员、技术人员深入交流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在慈利,调研组听取县自然资源局与省核地质所工作汇报,针对 "点面双控" 体系建设及 "6・18" 强降雨技术支撑提出改进意见。
调研组肯定省核地质所专业能力与务实作风,强调地质灾害防治是民生安全屏障,要发挥技术优势,将防控措施细化到每个环节,要求省核地质所按省地质院要求配强技术力量,加快项目进度,强化风险意识,做好强降雨防范,抓实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省核地质所在安化构建 "安化模式" 与 "四大体系" 风险管控体系,推动地灾防控从单点向点面协同转变:2024 年试点方案率先通过评审,借助 "点对点叫应" 机制成功避险,投入 2000 万元治理安翔出租车服务中心滑坡并推进 10 个排危项目。在慈利承担 "1:1 万地质灾害高精度调查","6・18" 强降雨期间依托风险分区高效锁定高风险区,通过 "红黄蓝" 三色预警与政府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完整防治体系。
省核地质所表示将深化与两地合作,推广 "安化模式",打造 "慈利式" 防控体系,筑牢地质灾害防治防线。(文/汤雪平 余子祥 编辑/姚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