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湖南地质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笃行实干护航 “十五五”(一)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湖南地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掀起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热潮,结合地质工作主责主业深化思考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锚定党中央战略部署,紧扣“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勇争先、实干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注入坚实地质力量。

省地调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曾风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的六大原则、七大主要目标与十二项重点举措,为地调所做实省地质院赋予的“三个中心”功能定位提供了行动指南。首先要谋定“地质+”发展大方向,服务“省之大事”和省院聚焦的重点领域,在“一体两翼三支撑”的战略格局中找准定位,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国家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提供现代地质科技支撑;其次要强化“地质+”平台建设,筑牢“科创之基”,建好“两站两室”,积极申报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工程研究中心,持续打造高端地质聚智平台,打造一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团队,建强科技创新主阵地。三是要盯紧“地质+”成果转化应用,满足“民生公益之需”,紧扣地质找矿和数字地质应用研究、地灾防治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三大板块,以及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城市地质、文旅地质、健康地质、农业地质、军事地质等领域,为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范式。四是要在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方面多支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到:“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建议尽快出台政策,对科研项目采取课题负责人责任制和项目包干制,赋予其在经费使用、团队组建与绩效分配等方面的更大自主权,以此激发科研人才能更好、更多、更积极的产出优质成果。

省空间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李剑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确立了发展坐标,也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空间所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紧扣主责主业,准确把握战略定位,持续加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力争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新成效,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深化开放合作,拓展与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区的战略协作机制,凝聚更强发展合力;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发挥技术优势,助力美丽湖南、美丽中国建设;坚持科技引领,加大科技人才培养,聚焦深地探测、绿色勘查、数字地质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地质工作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地质新质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空间所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紧紧围绕省地质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地质力量。

省遥感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申志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兴党强国、民族复兴伟业的科学谋划,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制胜之道”。遥感所将以高度政治自觉,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坚持高站位推动学习转化,做到笃学笃信、善作善成,切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实际担当上。对标高标准落实改革任务,按照企业改革部署,理顺权责、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发展质效。聚焦高水平培育新质业务,深化开放合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推动深度融合。立足高效能推进转型升级,强化数字赋能与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凝聚全所智慧共创佳绩。强化高要求压实责任,坚决破除“中梗阻”与“懒政思维”,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形成人人尽责、实干担当的生动局面,引导全所职工心无旁骛干事业、聚力攻坚谋发展,全力推动我所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七个一流”湖南地质新篇章。

省地质院环境地质室 彭小刘 

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宏伟蓝图,为地质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我们正经历从传统资源保障向绿色发展安全基石的战略转型,核心担当在于为区域发展精准绘制“地质画像”,为生态安全与城市韧性科学构筑“地质根基”。

谋定而后动,我们需在“三个协同”上精准发力、务求实效:

在协同降碳上,向大地要能量。 重点开展全省地热资源与大型地下储能空间的地质适宜性评价,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科学选址依据与规模化开发方案,推动清洁能源“藏于地、用于民”。

在协同减污上,为山水疗伤痛。 直面湖南“有色金属之乡”的历史欠账,整合精锐力量,攻坚历史遗留矿区、工业园区及岩溶区地下水污染等顽疾,开展从精准调查、风险评估到系统治理的全链条服务,守住环境风险的源头关口。

在协同城市安全上,为发展固根基。 将地质安全评价深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开发的 “前置过滤器” ;构建地面沉降与塌陷智能化监测预警网络,强化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守护人民群众“脚下安全”;科学评估地下空间资源与城市应急水源,为城市立体拓展与生命线安全提供前瞻保障。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既要解读岩石的密码,更要感知民生的温度。我们将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主动的担当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为美丽中国筑牢坚实地学屏障,奋力书写地质人的时代答卷。

省矿调所 李年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宣传思想工作者,我将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贡献力量。

立足"湖南地质 找矿先锋"品牌定位,我们将聚焦南岭成矿带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重点宣传我所在锂、钨、锡、铌、钽等有色金属资源的调查评价和深部找矿突破成果。深入报道我所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创新实践,全面展现地质工作者在增储上产、科学研究、资源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时记录我所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农业地质等民生领域的服务贡献。

我们将大力弘扬地质优良传统和科学家精神,创新宣传方式,运用融媒体手段,讲好新时代"找矿先锋"攻坚克难、保障资源安全的感人故事,为服务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展现地质工作者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的坚定决心。

省水环所 彭景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明确“十五五”时期自然资源领域、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战略任务,特别要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谋划、开拓创新、务求实效。

水文地质工作是服务国家资源安全、乡村振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城市地质安全的关键技术支撑。水文地质工作是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先行官”与“保障员”,为矿山安全生产、防治水害及制定生态修复方案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工作将专业技术优势融入乡村发展的多个层面,开辟价值新赛道。系统性调查、评价乡村地区的溶洞、地下河、优质泉水等地质遗迹资源,为其转化为旅游景点提供科学依据。将地质调查成果与地方文化结合,助力打造“地质文化村”,设计科普研学路线,为乡村旅游注入独特魅力和科学内涵。

从“数据”走向“决策”,责任在加重。我们绘制的一张张等水位线图、岩溶水文地质图,不再是简单的科学成果。它们直接成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的底线依据、矿山生态修复的治理蓝图、乡村产业布局的约束条件。这种从“科研人员”到“决策关键人”的角色转变,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省测试中心离退休第四党支部 聂许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作为曾从地质一线转岗党建、如今仍担任基层离退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我在反复学习全会精神中,对“强化基层党建”“发挥党员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年轻时因地质野外工作特性,我经多次转岗后,转至党办深耕党建领域,凭着对岗位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心,始终以地质人特有的严谨,把组织建设、思想教育工作做细做实,这份实干让我两次荣获湖南省总工会“芙蓉百岗明星”称号。如今退休不退责,接过离退休支部书记的担子,我更觉得使命在肩——经常梳理支部党员学习需求、组织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关心老同志生活近况,这些看似琐碎的事,都是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一环。

全会强调“夯实基层基础”,这正是我当前工作的方向。接下来,我会继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力争把离退休支部建成“老同志的家”:一方面创新学习形式,结合老党员经历开展全会精神宣讲,让理论学习更有温度;另一方面用心做好服务,及时解决支部同志的急难愁盼,让每一位老党员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以实际行动为单位离退休党建工作添砖加瓦!

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董国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公益一类科研院所,省地调所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核心要义,自觉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聚焦保障资源能源安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需求,切实把发展重心全面转移到地质科技创新上来。
我们要始终立足地质科技创新与地质找矿主责主业,瞄准国家急需和科技前沿,围绕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理论突破、人工智能找矿技术研发、“天、空、地、深、数”一体化调查监测体系建设等关键方向集中发力、久久为功。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确保“地质+科创”的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每一项部署都落地有声,真正以创新实效彰显担当作为。
新征程上,必须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不搞虚把式,把全部心思用在攻坚克难上,用坚实脚步丈量责任担当,用扎实技术破解发展难题。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堵点、激活全盘,全力推动地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在省地质院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七个一流”建设目标,以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勇攀地质科技高峰,努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中展现地质人的新风貌、实现新突破、作出新贡献!(文/院系统  编辑/姚 岑)

湖南地质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笃行实干护航 “十五五”(一)

33845927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12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