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工作 > 清廉地质

同心“廉”动 深耕“清廉最小单元”——湖南省地质院城调所石门基地清廉单元建设纪实

2024年,湖南省地质院城调所石门基地循着省地质院《清廉单元建设方案》的指引,以“清廉”为笔,在这片土地上绘制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403平安小区里,“廉”风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颗心灵——宣传栏里的廉洁漫画、楼道间的廉政警句、广场上的清风故事会,让“清风拂城调、廉花遍地开”从愿景变为实景,逐步化为一张独具地质特色的“廉洁名片”。

党建引领,筑牢清廉根基

主题教育中筑牢思想防线

“小邓,你看这个案例里的干部,就是因为一次违规接受宴请,慢慢滑向了深渊……”在石门基地的警示教育会上,支委成员正拿着典型案例手册,给基地党员分析违纪违法的渐变过程。这是基地将主题教育融入日常的生动场景。

基地支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廉政建设的“定盘星”。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与“党旗红耀城调”党建品牌创建,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转化为“你问我答”知识竞赛、“纪律红线”情景剧等鲜活形式。退休党员杨昌建在学习后感慨:“这样的学习入脑入心,让我们这些老同志也能跟上纪律建设的新要求。”通过剖析本系统违纪案例、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教育中明白“纪律红线不可越”,逐步形成“会议室里学条例、办公室里谈体会、生活中守规矩”的浓厚氛围。

党建活动中淬炼廉洁初心

每月的“主题党日”成了基地的“廉洁加油站”。在“清廉家风”分享会上,基地职工路丹讲述了父亲——老地质队员“三拒礼品”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父亲在野外勘查时,拒绝矿主送来的土特产;项目验收时,婉拒施工方的感谢红包;退休后,仍教育子女“拿了不该拿的,腰杆就挺不直”。这样的家风故事,让在场者深受触动。

依托“三会一课”平台,基地创新开展“清廉城调”“清廉家风”等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在长岭山旧厂房遗址开展“忆苦思廉”活动,老地质人讲述当年在简陋工棚里坚持原则、拒绝工程回扣的往事;在“政治生日”当天,向党员赠送印有廉洁寄语的笔记本。支委成员带头执行制度,比如在办公用品采购中坚持“三人比价”,在小区维修工程中全程公开招标过程,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成为共识。

作风建设中压实责任链条

“这份责任清单就像‘廉洁责任书’,每一项都得落到实处。”基地办公室主任陈永红指着墙上的《清廉单元建设责任分解表》说。表格里,从支委成员到物业管理员,每个人的廉政职责都清晰列明:支委书记负责整体协调,物业负责人监管小区工程招标,财务人员把控租金收取流程,形成“人人有责、层层尽责”的责任网。

在落实院《清廉单元建设方案》时,基地创新“四同步”工作法,即与年度工作计划同步制定清廉建设目标,与季度工作检查同步核查廉洁风险点,与年度考核同步评估清廉成效,与评优评先同步考量廉洁表现。去年汛期,小区排水改造工程中,石门基地党支部纪检委员全程监督材料采购,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虚报用量”的问题,节省开支近2万元,让“作风建设出效益”成为看得见的事实。

服务职工,彰显清廉温度

“亲亲城调”里的民生暖意

“多亏小王上门认证,不然我的退休金都领不了。”82岁的退休职工董成保躺在养老院床上,看着上门办理退休待遇认证的基地工作人员王辉,眼里满是感激。老人因中风行动不便,王辉等工作人员来到床边,耐心指导完成人脸识别,还帮忙代缴了党费。这是基地“党建工作手牵手、影响身边三个人”活动的缩影。2024年重阳节前夕,支部联合荷花社区,在小区广场新建的“夕阳红”活动区里,退休职工们正跟着音乐跳广场舞,旁边乒乓球桌前,几位退休职工激战正酣。石门基地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书记向俊峰笑着说:“以前想活动没场地,现在下楼就能锻炼,这是组织给我们的‘幸福福利’。”

重大节日走访从不缺席:春节前,所领导带着大米、食用油来到独居老人家中;“七一”时,为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建军节专程上门慰问退役军人。2024年,基地为23名住院职工送去关怀,当患重病的职工庹晓莉收到1万元医疗帮扶慰问金时,哽咽着说:“单位没有忘记我。”

“多彩城调”里的文化活力

“三八”妇女节当天,基地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县妇幼保健院专家正在讲授“盆底健康养护”知识,女同胞们认真做着笔记,不时举手提问。课后观看的电影《热辣滚烫》,让大家在感动中领悟“生活的力量”。

重阳节的“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更是热闹非凡。退休地质工程师们展示了“野外勘查老照片”,参加基地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游艺活动,单位退休老党员周序柏医生还现场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75岁的赵阿姨说:“这样的活动既有意思又暖心,感觉自己还是单位的一分子。”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更成了廉洁教育的“隐形课堂”。在“赓续地质精神  传承清廉家风”征文比赛中,收集到13篇真实故事,这些故事编印成小册子在基地传阅。

“文明城调”里的民生答卷

“以前下雨楼顶漏水,档案柜都得盖塑料布,现在终于不用担心了。”基地职工小赵指着焕然一新的楼顶感慨道。2024年3月,基地对办公楼屋面进行全面修缮,采用防滑防水新材料,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漏水问题,办公环境焕然一新。

长岭山西北角的围墙曾是城调所和所在社区的一块“心病”——墙体倾斜、砖块松动,居民路过时总绕着走。5月,基地组织施工队重新砌筑围墙,还加装了安全警示标识。住在附近的退休职工李师傅说:“现在走这条路踏实多了,单位把我们的安全放在心上。”

这些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阳光操作”。施工方案在公示栏公示7天,邀请3名职工代表全程监督,验收时邀请专业机构检测,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退休教师蔡业萍自豪的说:“看着这些变化,就知道单位是真心为我们办事。”

一丝不苟,捍牢清廉保障

守疆护土资产的“铁算盘”

“这33间门面,每一间的租赁合同都清清楚楚,租金一分不少。”基地负责人拿着台账介绍。去年经济下行,有5个租户提出减免租金,基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处理:对确实困难的商户,允许延期1个月缴纳,但签订补充协议明确滞纳金;对恶意拖欠的,通过法律途径催收。最终实现全年租金零拖欠,35万元门面租金、57万元公房租金一分不少收缴到位。

长岭山地块的不动产权证办理更是一波三折。这块17890㎡的土地因历史遗留问题,产权资料不全。基地办主任带领团队跑遍县档案馆、自然资源局,连续3个月加班整理资料,补全26份缺失文件,最终在10月拿到不动产权证。当证书交到所里时,大家感慨:“这不仅是一本证,更是地质人守护国有资产的责任证。”

抓安全促平安的“防护网”

“呜——呜——”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小区响起。这是基地义务消防队正在开展演练,队员们迅速拿起灭火器、奔上楼梯、扑灭“火源”,动作娴熟干练。这支由12名职工组成的队伍,每月开展一次训练,成了小区的“安全守护神”。

针对老旧小区消防隐患多的特点,基地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划出“三个重点区域”:出租门面的电路检查、住宅区的消防通道畅通、办公楼的档案库房防火。去年夏天,检查发现3栋居民楼的灭火器过期,当即更换10个新灭火器;中秋前夕,排查出2间门面私拉电线,当天就督促整改到位。通过“每月一检查、每季一培训”,全年开展20次检查、整改10余处隐患,让“平安小区”名副其实。

文化传廉,营造清廉氛围

廉洁教育入脑入心

“片中的干部就是从一顿饭、一条烟开始,慢慢走向腐败的。”看完《零容忍》后,年轻党员王辉在观后感中写道。基地将警示教育与“两带头五整治”行动结合,开展“以案四说”活动:用本系统案例说纪,用酒驾醉驾案例说法,用家风不正案例说德,用失职渎职案例说责。

在“拒绝酒驾”专题会上,向基地职工展示酒驾成本清单:“不仅吊销驾照,还会影响子女政审,更会毁掉个人前途。”会后,全体职工签订《拒绝酒驾承诺书》。退休党员赵家宏说:“这样的教育像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守住底线。”

阵地建设浸润人心

走进基地办公楼,二楼“清风墙”上“清正廉洁”格外醒目,左侧是老地质队员的书法作品,寄予“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厚重期望,走廊的学习园地、所务公开栏是基地工作学习的缩影。每天上下班,大家都会驻足观看。

小区里的“宣传墙”更是别具匠心,一进小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地质家园氛围,这面墙从不是静止的展示板,而是一个流动的“廉洁教育窗”与“家园文化库”。每一次更新,都是一次与居民的对话,让廉洁意识、家园共同体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日常生活。居民们说:“走在路上都能受教育,这样的氛围真好。”

“廉星”引领春风化雨

“廉星”葛师傅的故事在基地广为流传。作为基地的专业电工,他负责小区水电维修,多年来坚持“三个不”:不喝住户一杯水,不拿住户一点东西,不收受维修回扣。一次抢修电路后,住户硬塞给他一箱牛奶,他第二天买了水果送回去,说:“这是我的工作,不能破例。”

基地每年评选“廉洁标兵”,将他们的事迹制作成“廉星风采”展板。这些身边榜样的故事,比空洞的说教更有力量,带动形成“人人学廉、个个守廉”的良好风气。

如今的石门基地,清风拂面、廉花绽放。从办公楼里的规范流程到居民楼里的和睦相处,从门面房的租金台账到长岭山的产权证书,处处彰显着“清廉”二字的分量。这里不仅是地质人的工作家园,更是廉洁文化的培育沃土。(文/陈 艳编辑/姚 岑)

同心“廉”动 深耕“清廉最小单元”——湖南省地质院城调所石门基地清廉单元建设纪实

33824882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12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