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矿所关工委工作获评全省老干部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12月27日,三湘老干部e家发布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关于2024年全省老干部工作“优秀创新案例”的通报》,省地质院下属的湖南省工程地质矿山地质调查监测所申报的《接“地”气 强素“质” 少年成长共关怀》成功获评“优秀创新案例”,这是省地质院系统关工委成立一周年之际获得的又一重大荣誉。
在省地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工矿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力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通过组建志愿服务组织,激活地质“五老力量”,创新共建平台,探索出“党建互联互促、地质文化传承、活动多元拓展”的独具地质文化特色的关工委工作模式。工矿所关工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职工子弟开展政治教育和地勘文化熏陶,成效十分显著。
(一)党建互联共建,发挥引领作用
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驻地所在的圭塘街道和润社区党建互联共建平台“共建聚合力、互动促提升、合作促发展”的作用,致力于以党建聚合力,以融合促发展,资源共享、合力惠民,在关爱下一代、公共建设等方面争取平台内多方支持。将关工委、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深度融入社区党建、基层治理大格局,积极探索关工委进课堂、进社区等方式,组织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
(二)地质文化传承,赓续红色基因
聚焦地质行业特色,探索“地质少年”成长营建设,在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融入湖南地质奋斗历史、创业故事,坚持以地质文化、地质精神教育青少年。依托湖南地质展厅、地质科普馆、地质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参观互动活动,请老同志为孩子宣讲“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奋斗精神。邀请孩子们和老同志共唱地勘队员之歌,湖南地质精神传承有序、源流不息。同时,精心设计成长营课程,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特点,以讲故事、读绘本、唱红歌、参与沉浸演出等方式,在青少年中讲党史、新中国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涵养爱党爱国朴素情怀。发挥地质专业所长,组织“五老”走进校园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助力少年提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工矿地质号”地下历险记》科普讲座,演示了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增强了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
(三)活动多元拓展,助力素质教育
举办法治宣传教育和生命安全现场教学活动。采取举案例、讲故事、谈体会等方式,教育引导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常识和应急救援讲座,提高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离退休同志“银发力量”,开展“经典诵读·书香工矿”活动,同时聘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书香湖南阅读推广培训专家李静女士作专题讲座,加大精神关爱的输出。通过爱心捐赠、红色助学活动,为泰禹第三小学捐赠校服和文体用品,营造和谐氛围,共同帮助社区青少年、“地质接班人”交朋友、行善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工矿所关工委上述工作举措的创新,取得了积极有效的四个成效,一是青年职工增强了幸福感。所关工委开展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好破解了长期在野外地质一线作业青年职工的子女教育管理缺位的难题,使职工更好地安心工作,解决了其后顾之忧。二是老同志提升了成就感。“五老”从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找到了乐趣;在对孩子们的教育引导中,倍受感动,在满满的成就感中体验到为社会无私奉献、展现自我价值的快乐。三是职工子弟得到全面教育。“五老”利用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慈祥忠厚的老者人格魅力,引导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涵养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呵护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四是地质文化得以代代传承。通过一系列独具地质行业特色的活动,帮助青少年了解父辈艰苦奋斗、为国找矿的贡献情怀,树立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信念理想,传承“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地质传统,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信念的新一代湖南地质人。(文/ 邹长安 编辑/李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