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矿所叶见玲受邀参加湖南省总工会巾帼劳模工匠宣讲活动 对话万名学子
4月22日,湖南省“巾帼劳模工匠宣讲暨‘百名巾帼劳模工匠与万名大学生面对面’”活动在中南大学盛大启动。省工矿所矿山地质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高工叶见玲作为宣讲代表参加活动,以《大地追梦者:以地质之笔书写绿色能源新篇章》为题发表深情宣讲,与全省万名大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
向地心挺进:在“无人区”凿刻时代印记
“湖南地下蕴藏着多处极具开发潜力的地热资源,每一组勘探数据都镌刻着地质人以脚步丈量出的答案。”站在中南大学学术讲台前,叶见玲展开一幅湖南地热资源分布图,向学子们讲述大地深处的能源奥秘。从2012年投身页岩气勘探“无人区”,到带领团队完成湖南首张干热岩资源预测图,她用十年坚守书写了地质人的“破壁”传奇。
展示岩芯样本时,她比喻地质勘探如同 “拆盲盒”:“不知道哪条看似寻常的山沟都可能会通向改变能源格局的‘宝藏地图’”。2015年,叶见玲与团队开启“七年之约”,1200余处野外观测,采集2000余件岩石样品,测试分析1700组试验数据、编制170幅地质图件,在深山岩层间填补湖南干热岩研究空白。当中南地区首口中深层地热井成功实施,她说:“那些浸透汗水的勘探图纸,终成献给未来的信笺。”
赋绿色动能:地热井涌出“双碳”答案
“未来,长沙T3航站楼的采暖将来自地层深处的热流!”叶见玲讲述团队183天昼夜攻坚的故事。面对数据匮乏、换热效率低等难题,她们咬牙突破,当井深2611.58米处的换热功率达到450KW,何继善院士团队给出“优秀”评定,泥浆飞溅的艰苦化作技术突破的勋章。
她将地热能称为“来自地心的双碳答卷”:“地质人的罗盘永远指向国家所需,我们要让科研成果‘冒着热气’落地。”
柔肩担重任:岩芯箱里的“她力量”
“团队里70%是女性,我们既是敲开岩石的‘铁娘子’,也是会为晶洞构造惊呼的地质少女”,叶见玲笑谈女性科研者的双重角色。在省工矿所这个新能源地质勘探“先锋队”里,她和伙伴们以“大地追梦者”的姿态,深耕地下热能领域,用智慧与担当书写“绿色能源”新篇。
宣讲尾声,叶见玲向青年学子发出邀约:“所有未被标记的空白,都是勇者的创新赛道;所有踩过的泥泞,终将凝结成地质勋章!愿更多人与我们同行,背着阳光走向深山,唤醒大地深处的热能血脉。”现场掌声如潮,这场宣讲,为三湘大地勾勒出一条通向绿色未来的炽热脉络。(文/尹鲲鹏 曹 晖 编辑/李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