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半条棉被 感动中国——观看红色影片《半条棉被》有感
电影《半条棉被》我是流着泪看完的,影片里的女红军战士董秀云身上那淳朴、执着、坚毅、勇敢的性格,那闪闪发光的精神和品质,吸引了我,打动了我,也激励我作为一名女性要向她学习。
董秀云,原是一个受封建思想禁锢的童养媳,影片运用倒叙、插叙的叙述方式,将董秀云的蜕变展现在观众眼前:扎着红头绳到部队执着地让丈夫收回休书;丈夫对七年未见的她一见钟情;董秀云毅然决然地留在了部队当了一名勤杂兵;董秀云凭着自己的勤劳和热情,成为了一名野战医院的护理员,并意外地救下了自己的丈夫;年迈的奶奶和公公、婆婆一块,将一床大红喜被送到部队,执意要孙子和董秀云完婚;在组织关心下,董秀云如愿以偿地盖上了大红喜被……
精彩的回忆和特写,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个旧社会女性成长为一名女红军战士的历程,也正是感动我的点点滴滴。“路走远了就忘了脚疼的事了”董秀云轻描淡写地说。正是因为她那朴实的话语和温婉的笑容,让同样裹了脚的老乡徐解秀下定决心不再裹脚,舒心畅快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董秀云和她们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在艰苦又艰险的红军长征路上,用仅有的药品救了老百姓的孩子,帮老百姓赶走了放火烧房的“假”红军,凑出仅有的钱给老百姓盖房子,帮老百姓修漏水的屋顶,仅有的一条棉被也要分半条留给老百姓……老百姓也为缺衣少粮的她们送来红薯、土豆、花生……慢慢地,百姓的误会解除了,感情深了,心连心了。
当看到怀有身孕的董秀云第一个站出来,义无反顾地要求执行任务时,我又一次流泪了,在她的身上,体现了那种舍小家为大家、舍生忘死的高尚品格。《半条棉被》的故事,不仅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也温暖了千千万万的人,更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在和平年代要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在和平的年代,我们不用像董秀云她们一样洒热血,但我们的血液一样要为祖国为人民而沸腾。柔弱的躯体包裹着的是我们一颗刚毅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广大妇女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坚强自强自信的品质,开创了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走出了一条深深植根于我国历史和现实、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和鲜明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和发展道路,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丰功伟绩,为世界妇女运动发展谱写了壮丽篇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勇挑重担、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传承文明、弘扬新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奋学习、刻苦求知,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女性,在为祖国和人民真情奉献中增长才干,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砥砺风节,让人生在无悔的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文/测绘院·刘娅 编辑/赵胤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