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工作 > 地质文化

参加“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有感

11月17日,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我有幸参加湖南省地质院离退休工作部组织的院机关离退休支委“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乘高铁来到芷江红色教育基地。

1945年8月17日,芷江被确定为中国战区总受降地,8月21日至23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在芷江向中国政府无条件投降,中国政府在芷江举行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史称“芷江受降”。

我们走进受降纪念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受降纪念坊,说是坊,其实质是中国的凯旋门,是唯一标志二战胜利最有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在受降纪念坊下,我们全体支委举行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永垂不朽的抗战精神,又再次令我忆起那段屈辱的受难史,更让我缅怀先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此时此景,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史实的专题性纪念馆,整个展馆设有“日寇侵华,罪行累累”、“中国抗战,浴血疆场”、“芷江受降,载入史册”、“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等主题展览,被誉为“抗战胜利受降博览窗”。我们一路参观,认真观看了馆内的历史资料以及实物等展品,讲解员为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解。

抚今追昔,方知来路之多艰。正如我在馆内看到这样的一行字“八年烽火起户沟,一纸降书出芷江”,伟大的中国人民,历时14年的艰苦战争,是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换来的人民幸福、生活安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11月18日,我们来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从村口以参天大树为造型的迎宾拱门到通村道路铺上了水泥路,走进村子,房前屋后都铺着平整干净的青石板。村寨中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民居特色鲜明,整个村落完全保持了原生态的苗族建筑风格。我们在村寨参观时,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的聚居形态,传统的风情风貌和当地人的生存方式。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当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只有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贫困发生率高达57%的苗族聚居村。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致富产业、精准改善安居环境、精准提供公共服务、精准创新扶贫机制……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之路,使十八洞村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十八洞村时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思想先行,扶贫先扶智;发展产业,给扶贫造血;基础设施,扶贫路上的保障。十八洞村因地制宜选择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旅游、苗绣合作社、劳务经济和电子商务产业,曾经贫穷落后的山野村落,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带货直播点。“精准扶贫”之下,深藏大山的十八洞村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寨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我们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我从十八洞村村部旁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鼓足劲、加油干、奔小康”的标语牌中就能感受到村民的心声,如今脱贫后的十八洞村民,对我们党、对习近平总书记充满了朴实真挚的感恩;我被十八洞村村规民约所感悟,“雨露阳光,润我家乡,饮水思源,自立自强。”这是十八洞村村规民约的开篇语,深山盼梦圆,十八洞村村民对未来致富奔小康的前景充满了美好憧憬和强烈期盼。从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耳闻目睹一个落后农村脱贫、乡村巨变的奇迹,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和力度,从这个小山村的发展,体现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作为一个退休党员将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坚守地质工作者的初心,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这次红色教育基地之行,我的所见所闻,都将是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文/院机关·王新波  编辑/苑湘宁)

参加“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有感

24627006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06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