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方向 强信心 提士气参加毛景文院士大坊考察行有感
编者按:6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一行到郴州桂阳县大坊矿区猫儿岭金矿实地考察,省空间所所领导、地质专家、高工及大坊项目负责人参加,详细汇报项目情况,学习聆听院士专业分析和指导。
副所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徐昊
临江仙·毛景文院士指导大坊深部找矿
矿藏深埋千万米,探寻需费功夫,院士考察指明途。深山探宝去,荒野展宏图。 钻机轰鸣岩芯碎,矿工汗水如珠,为寻资源不言苦。希望在地下,梦想变成熟。
科技质量室主任、教授级高工 晏月平
有幸参加毛景文院士桂阳大坊矿区金多金属矿实地考察活动及边深部找矿研讨会,近距离感受到毛院士为认识一个新的矿山,孜孜不倦、求真务实的地质精神。他逐一研阅大坊矿岩芯库的每一箱岩芯,几个小时全程站立,完全看不出一丝疲倦。所有听到、看到的信息立马能在毛院士的大脑中加工成一个个经典论述,问题精准、思想深刻,项目组人员受益匪浅。
“复杂”“效果好”,毛院士对矿区成矿及找矿效果进行了精辟的总结。随即给出了找矿的有效途径——“边采边探”,他说,很多好矿、大矿,都有复杂的成矿条件,都是通过这种途径找出来的,同时建议岩芯光谱扫描、大深度电法、低空磁法等新方法技术的应用。他进一步指出,矿床属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与宝山、黄沙坪、水口山等矿床成因类似,要紧扣铜金矿这一国家战略性紧缺资源,从区域上布局,加强综合研究。
毛院士为大坊金矿找矿提供新思维,对大坊矿区当下找矿具有很强指导作用。下一步空间所将主动联系矿山,优化找矿方案及研究思路,持续实现找矿突破。
总工办主任、高级工程师 石坚
大坊矿区猫儿岭金矿深部详查项目,是省空间所组建以来承担的第一个地质找矿项目,也是积极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储目标的主战场。我作为代表汇报了大坊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区域地质、矿产情况以及项目实施情况等。毛院士仔细询问了大坊矿区的地质情况,以及关于坪宝矿田的一些成矿认识。特别是在看岩芯的过程中,毛院士讲解了矿物的特征及代表的成矿信息:“这里的石榴子石为什么颜色比较浅,这是富镁的特征”“绿泥石呈淡绿色,是富镁的原因,一般情况下绿泥石颜色深,那是铁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这个是符山石,呈放射状,像树枝一样”……
一个小时的学习聆听,让我感受到了毛院士作为国内顶尖地质大家的风采。他渊博的学识、胸怀国家资源安全的情怀令人敬佩,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对矿区的研究方法、思路值得我们领悟,并应用到未来的找矿工作中。
地质勘查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曹志雄
现场,毛院士对项目组人员提出的疑问认真解答,其严谨专业的工作作风,让我深感敬佩。他指出,地质找矿工作要适应新时代发展形势,大力推进绿色勘查;要加快利用已有成果转采,做到边采边探,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要加强综合研究,创新找矿思路,要坚持科学找矿,努力实现新突破。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毛院士大坊考察行指导意见,省空间所会同大坊矿业、中南大学、大坊项目组人员组织座谈,研讨规划大坊项目后续工作,持续做好综合研究,精准推进钻孔施工,高质高效提交成果。
大坊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裴科
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让我对地质找矿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更感受到毛景文院士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一举一动严谨细致,一言一语体现深厚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观察岩芯时,他细心地将岩芯清洗干净,用放大镜认真观察,迅速辨识并分析各种蚀变矿物,厘清相互关系,总结成矿规律。他思维敏捷、真知灼见,精准指出了当前理论、认识上存在的不足,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并再三嘱咐要进一步确认和更深入地研究。
地质找矿需要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综合运用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矿石矿物准确鉴定。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地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接下来,我将在实际的地质勘探、科研中不断学习和探索,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创新方法,提升找矿能力和找矿效率,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出贡献。
(文/徐 昊、晏月平、石 坚、曹志雄、裴 科 图/史 晶 编辑/郭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