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物化先行之楫 扬地质文明之帆——省物化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纪实
雷建斌 颜玲利
文明的星火,照亮透测地球的征途。
当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以下简称“省物化所”)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喜讯传来,全所2000多名职工无不欢欣鼓舞。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几代地质人扎根山河、接续奋斗的崇高礼赞,更是对新时代地质人践行“三光荣”精神、勇担地质报国使命的高度认可。
翻开省物化所的光荣册,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令人瞩目:从荣获“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奖”,到摘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获得“中国十大找矿成果奖”等行业最高荣誉,到蝉联“省文明标兵单位”等称号……6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见证了这支队伍在地质找矿和文明创建中的双丰收。特别是近年来,所党委、行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将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与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地质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文明铸魂:红色沃土滋养精神基因
走进陈列室,一面“荣誉墙”格外醒目:全国青年文明号、省五一劳动奖状、省模范职工之家、全省示范性离退休党支部……这些珍贵的荣誉背后,是省物化所创新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
“党建是文明创建最强劲的‘红色引擎’”这一理念已深深融入发展血脉,催生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创新实践:“四小模式”通过“小活页提醒、小卡片宣教、小党课宣讲、小竞赛激励”的方式,使主题教育“活”了起来、党务知识“动”了起来、学习氛围“火”了起来,这一做法获湖南日报专题报道;能源地质中心党支部的《党建强核筑红心 科技创新保能源》项目,推动党建引领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荣获2024年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创新优秀项目。
“以前收工后只能数星星,现在驿站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温暖。”项目技术负责人黄逢秋的感慨,道出了野外职工的心声。省物化所首创“项目一线职工文化驿站”,以“五感五维五力”的创新设计,搭建起“三座桥梁”:党建学习的“红色桥”、学术交流的“智慧桥”、亲情连线的“暖心桥”。这个“地质人之家”不仅年接待参观500余人次,开展“地质课堂进校园”活动10余场,更成为连接地方的纽带,构建起“省厅—市县—乡镇”三级协作网络。
如今,走进省物化所,“党员示范岗”的红色标牌格外醒目,“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在一线飘扬。从机关到野外,从实验室到项目现场,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红色基因与文明创建交相辉映。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文明之花正绽放出最厚重的底色。
文明赋能:科技沃土催生发展动能
在湖南409地质科普园,科技与文明的融合令人赞叹——球幕影院里,孩子们正在“遨游”太阳系;VR体验区,参观者可以“穿越”到地球内部;互动展台前,观众通过手势就能“召唤”出各种矿物晶体。这些创新的科普形式,让深奥的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三年来,这里接待了超过20万参观者,“地学课堂”走进了30多所中小学,科普视频网络点击量突破100万次。
而这仅仅是省物化所科技创新画卷的一角。以科普园为重要支点,“两站一室两中心一园”科创矩阵已然成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筑巢引凤,省级重点实验室成功落户,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落地生根……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激发的内生动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创新平台建设的强劲动能。
在诸多国家(省)级平台的加持下,省物化所的发展蹄疾步稳。而文明单位创建凝聚的向心力和执行力,也再次推动科研立项工作取得里程碑式突破:2024年度新立项目同比增长160%、部省联合科研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尤为突出的是,成功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科技支撑项目,双双实现湖南地质系统历史性突破,彰显出这方科研热土的发展潜力与创新实力。
文明兴业:耕耘沃土淬炼先锋本色
2024年深秋,新华网头版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全国:亿吨级锰矿被发现!这也预示着省物化所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率先实现重大突破,为湖南实现国家锰矿资源增储上产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省物化所凭借“创建人”的韧性与拼劲,凝心聚力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拥抱国家战略机遇——全力服务能源安全,牵头建设零陵—洞口国家级锰锑资源基地,推动全国锰矿找矿大会落地永州,实现郴州鲁塘石墨增储与凉亭坳湖南首宗锂矿出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勇当地质先锋,以中东工作站为支点,刚果(布)项目基地为依托,携手阿联酋大学共建科研平台,拓展13国市场,让湖南地质名片闪耀海外;深度融入“三高四新”战略,创新耕作层剥离技术成功再造良田1700亩,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高度赞誉;生态环保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攻克稻米降镉技术难题,为全省污染土壤防治提供地质方案,使万余亩受污染耕地重获新生,潜在经济价值超1000亿元,获生态环境部两次表彰;乡村振兴领域,通过建立富硒开发研究基地,累计带动10万人就业,助力万余人脱贫,打造出“新田模式”并向全国推广;作为省应急厅、邵阳市、永州市、长沙县等厅局和地区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在服务防灾减灾领域勇担重任,成功处置邵东岩溶塌陷等险情,24小时守护15县市安全,1个集体和1名个人获国家表彰。
这些耀眼的成绩,是省物化所文明单位创建和产研融合发展同频共振的真实写照,更是迈向地质科研综合强所的坚实步伐。
文明惠民:民生沃土培育幸福硕果
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既是精神淬炼,更是民生承诺。省物化所将“发展为民”理念化作实际行动,让文明成果可感可触。
漫步改造后的永州煤勘家园,平整的柏油路、崭新的健身区、葱郁的绿植林,处处洋溢着文明创建带来的新气象。“现在下班回家,看到小区就像公园一样,心里特别敞亮。”这样的赞叹,在职工家属微信群中已成常态。而这,仅仅是省物化所民生答卷的一个温暖注脚。
三年来,800万元改造资金精准落地,980余人次走访慰问传递温情;每年500万元节日福利、100万元健康保障从不缺席,离退休人员七大节日问候如期而至;成功将124名职工医保、470名职工住房公积金统一转入长沙……省物化所这个用“匠心精神”精耕细作的文明单位,正以看得见的担当绘就幸福图景。
正如职工们所说:“文明不是挂在墙上的奖牌,而是写在心里的获得感。”省物化所将“硬保障”与“软服务”完美融合,让职工的笑脸成为文明创建最美的风景。
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是地质文明征程的里程碑,更是续写荣光的新起点。未来已来,省物化所将用“物化探黑科技”为美丽中国助力;在建设湖南地质“七个一流”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姚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