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质话地质--高山文化轻骑兵
讲述人:舒荣庭
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湘中地区的崇山峻岭中,活跃着一支电影放映队伍,无论严冬酷暑,常年给地质队员及周围群众放映电影,被誉为高山文化轻骑兵。这支队伍就是原湖南冶金246勘探队电影放映小组。
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是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为了看上一场演出或电影,人们不惜步行往返七八公里。为了改善野外职工的文化生活,246队购买了16毫米拷贝的电影放映机及汽油发电机,派人到放映员培训班学习放映技术。放映员是放映小组的主角,助手由放映员在大队和各分队职工中选拔兼任。放映小组组建20多年来,面向分队,面向一线职工。地质队员工作到哪里,放映小组就跟随到那里,足迹遍布湘中地区的高山峻岭。先后在冷水江锡矿山锑矿、禾青铅锌矿、洪水坪铁矿、新化县古台山金锑矿、杨家山铅锌铜矿、宁乡县棠甘山锰矿、双峰县铃山金矿、杏子锑矿、新邵县龙山锑金矿等地,多次为本队职工及周围群众放映电影。露天电影是免费观看的,在大队部礼堂观看每票5分钱。在锡矿山北区大队部球场放映电影时,周围群众扶老携幼,肩扛长条凳,提前赶来等待观看。每次到分队放映电影,就像逢年过节一样,充满热烈欢乐的气氛。在分队放电影,一般都要放映2场。7点左右第一场,供常白班、下早班,晚上12点上班的职工观看;深夜1点多第二场,供下中班的职工观看。哪怕只有五六个人,也要照放不误。放映员要两点多钟以后才能休息。历届放映员认真钻研业务,技术过硬,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20多年来,放映质量良好,未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受到大队和电影管理部门的好评。
第一任放映员是工会干事郑际富兼任。他参加了放映员培训班学习,回队后便独当一面,开始放映工作。老郑曾长期从事测量工作,练就了一双飞毛脚,携带电影设备翻山越岭,走得又快又稳。为了给一线职工放映电影,他不辞劳苦,经常在崇山峻岭奔波。
第二任放映员是工会干事朱展良,他是中专毕业生,有深厚的机电知识,担任放映员后,他的专长有了用武之地。空闲时刻,总见他在捣鼓电影放映机,有时拆卸检修,有时清洗注油,一台使用多年的机器,被他维修得跟新的一样。有次从分队到机台施工地放电影,途中突然下雨,老朱脱下自己的衣服,将片箱包得严严实实,避免了胶片浸水的危险。
第三任放映员是高永红,同时兼大队图书管理员、大队广播室播音员。小高是刚参加工作的女同志。她自愿放弃较为舒适的室内工作,主动要求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她从内心体谅野外职工的艰辛,视野外职工为亲人,她将放好每场电影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最大乐趣。为了给野外职工放映电影,她不辞辛劳,常常在羊肠小道穿梭;她不畏艰险,敢于攀登悬崖峭壁。三任放映员不愧为放映小组的领头人,他们都是优秀的电影放映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电视、卡拉OK等普及,加上设备陈旧老化,246队电影放映小组结束了放映工作。但是,放映小组曾经带给人们的精彩故事和喜悦欢笑,是不会被遗忘的!(联系人/史 晶 编辑/麻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