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破浪正当时——303大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掠影
在三湘大地上,有这样一支队伍。曾经,她筚路蓝缕、沐风栉雨,探明并提交了中国核工业的功勋矿床——香草铀矿床,为国家“两弹一艇”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她敢为人先、创新发展,在地勘单位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首要位置。她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抓住“生态地质”大有可为的关键期,培育新兴绿色产业“藤立方”体系,实施一系列生态系统防治、修复重大工程,为实现五大保障服务、三大地质支撑助力添彩——她就是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湖南省地质院303大队。
以科研为支撑,“藤立方”技术树品牌
2014年,303大队率先提出“藤立方”生态建设理念,以乡土藤本植物为主,草本及乡土灌木、乔木为辅进行生态建设,申报了多项国家专利,注册了“藤立方”、“藤立方+”及“藤云”三个商标。
大队与浙江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了8项省、局级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科研课题,主编了省自然资源厅《湖南省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2017年,大队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出色完成“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边南公路片区生态修复”工程(总里程为40公里),让生态产业成为303大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湖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发力点,为湖南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7月,303大队在江苏镇江召开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技术推广会上作了“藤立方在生态修复中的运用”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边坡生态恢复整体解决方案背景、内容和具体措施,并向全国推介了“藤立方”边坡生态恢复整体解决方案,为边坡生态恢复产业开辟了技术、文化及艺术融合发展的崭新路径。
近年来,303大队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在省内,有衡阳船山东路生态景观带提质改造工程、永州双牌县阳明山景观道路生态修复工程、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冷水江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在省外,实施了四川水洞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湖北黄石市铁山-还地桥矿山地质环境示范工程和江苏省宜兴市卡顶山矿区地质环境修复性治理工程等10 余个项目,有效地把科研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在生态地质上既做战略谋划又做顶层设计,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探索出一条地质队转型升级新路。
用项目铸精品,矿坑岩壁绣青山
近日,喜讯传来:受各大媒体持续关注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域治理与保护工作——龟坡片石场废弃矿山修复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副省长陈文浩,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忠雄先后实地调研,对该项目给予充分肯定:303大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措施有力、方法得当、成效明显。
废弃采石场开发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共有废弃采石场矿山18个,占地面积约75.8公顷,已停产关闭多年。303大队凭借自身优势,拿下了施工难度堪称“全省之最”的龟坡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工程位于洞株公路(株洲往长沙方向)西侧,复绿面积约3.5万平方米,边坡陡倾,总高度为70米,坡角达70—80度。303大队利用先进的无人机设备,一天内完成了该片区地形图测绘工作,并采用“削坡+改良型厚层基材喷播植生+藤立方”复合技术进行生态恢复。施工前,303大队组织专家采集、分析当地植物群落的种类与属性,依据分析结果,科学配置冷暖两季草、乡土灌木30余种,并使用经改进后的液压湿喷机,将配置比例达到50%—60%的厚层基材混合物喷于坡面,相较于传统工艺更耐严寒酷暑、更耐雨水冲刷,逐步实现后期零养护。
如今,绿心上挖出的伤疤,抚平后换上了新颜,目之所及,藤木交绕、绿草绵延、山花烂漫,空气中荡漾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303大队把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新旧动能转换,树生态品牌,铸精品工程。
搭平台促交流,协同发展谱新篇
随着《湖南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方案(2018-2020年)》顺利通过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竞争性立项评审,成功入围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将迎来一波项目高峰。今后3年,湖南省将投入近80亿元,以“一江清流、一湖碧水”为主线,以自然恢复、绿色修复为方法,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修复和区域综治,综合实施水环境、农业与农村环境、矿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工程等4大工程,打造“清水长廊”,实现清水入湖、清流出湘,在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针对修复载体情况千差万别且无据可依的现状,急需规范行业机制,制定行业标准,一个专门研究、集成、创新、指导、引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技术平台将顺势而生,以适应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事业的发展。
2019年7月27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指导专业委员会落户湖南,在成立大会上303大队当选为主任委员单位。该平台旨在学习、交流、共享权威性的矿山生态技术,以技术研究、技术集成、技术创新、技术指导、技术交流为主要职能,为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支持,助推行业快速、高效、有序、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矿山生态、乡村生态、城市生态、流域生态、土壤生态等领域,使生态地质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近日,303大队牵头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成立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并已获得批复,该专委会将于12月底召开成立大会。届时将有来自湖南省的30多家专注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事业的单位,共同把脉绿色市场,共商生态文明建设大计。
扬帆破浪正当时。从传统单一的地质找矿的“野战军”,到全方位融入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303大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更加奋进,更加精彩! (文/贺玉红 陈思羽 编辑/赵胤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