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地质出圈!湖南地质交出三年精彩答卷
引语:从勘探一线的镜头定格,到破圈传播的爆款视频;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宣讲,到地质文化的创新表达——三年来,湖南省地质院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共振,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暖阳春日百舸争流,破浪领航奋楫者先。4月21日,省地质院召开首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对“地质故事如何声入人心”的深度总结,更是一场“以文化思想赋能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动员。院党委书记谈文胜出席并讲话,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皓作工作报告,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惜珍宣读表彰决定,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晴日主持会议,在家院领导、党委成员及院系统11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绘地质文化新图景。
淬炼 · 地质文化品质
当《时光的画卷》纪实片缓缓展开,与会者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三年来,湖南地质人以文化为笔,在找矿突破的岩层中镌刻担当,在抗旱找水的战场上书写大爱,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勇挑重担,在海外勘探的征程里播种友谊……一幅幅画面、一组组数据,让在场人员直观感受全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使命任务,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的奋斗历程,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张皓在工作报告中系统总结了三年来全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效,研判当前形势,并部署2025年工作。她指出,全院宣传战线高举思想旗帜、壮大主流舆论、筑牢安全防线、厚植文化沃土,在理论武装、主题宣传、阵地建设等领域硕果累累,打造了一批彰显地质特色的文化品牌。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和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张皓强调要重点抓好“五个着力”:着力把牢政治方向,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创新宣传方式,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着力推进文化融合,打造地质文化精品;着力强化风险防控,筑牢意识形态防线;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她号召全体人员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深掘 · 思想磅礴力量
谈文胜强调,全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以地质文化为根脉、自信为基石,在追光逐梦中记录变迁、凝聚力量、彰显担当。他从思想引领强劲、文化滋养深厚、价值感召有力及社会影响广泛四个方面高度肯定了三年来全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针对未来工作,他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立根铸魂,彰显地质文化引领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传统、价值、为民、文明、结合、转化、对话”七大关键词,融于实践,打造“地质品牌”,赋能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锚定目标,激活地质文化生命力。要赓续湖南地质文化基因,彰显新时代地质人的时代担当,将地质文化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塑造具有湖南特色的地质文化品牌。三是守正创新,提升地质文化影响力。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让地质文化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四是固本强基,壮大地质文化内驱力。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干部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谈文胜寄语全体地质人:“最好的时代在当下,最硬的内核在质量,最大的勇气在自塑。”湖南地质人当以文化自信为帆,破浪前行,共绘宣传思想文化新篇章。
闪耀 · 榜样先锋光芒
颁奖环节,王惜珍宣读表彰决定,获奖人员接受表彰。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等5家单位获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刘婧等20名同志荣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锋人物”,《湖南地质非洲工作站正式揭牌》等27件作品斩获“湖南地质新闻奖”,《神奇的地下望远镜》等9件作品摘得“新媒体传播奖”。获奖代表感言,荣誉不仅是对地质宣传工作者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激励深耕地质文化、创新传播方式的强大动力。
省物化所、省地调所、省地灾所作为先进单位代表,分别从不同维度分享了工作经验:省物化所打造全院首个野外一线“文化驿站”,构建起职工精神家园,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内生动力;省地灾所通过形式创新、内容深耕、渠道拓展,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勇当湖南地质宣传工作排头兵;省地调所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产生点击破百万的原创科普视频,推进“地质+文旅”深度融合,生动讲好地质故事。
会场外,湖南地质文化手册、地质队员服饰、地质文创产品等一系列融合地质元素的创新设计产品,生动诠释着地质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让“三光荣”精神焕发时代新彩,进一步凝聚起广大地质人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未来,湖南地质人将携文化之韵、创新之力,用心用情讲好地质故事,让地质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生,让“湖南地质”品牌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书写属于新时代地质人的奋进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文/麻 婧 韦 璨 图视频/李 想 李汶珂 编辑/苏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