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院在全国矿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展示地质科技新成就
5月16日-17日,2025全国矿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以“绿色发展、智慧强安”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矿山企业及国际组织共300余名代表参加。湖南省地质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拥军受邀参加大会并作主旨报告,全面展示湖南矿产资源禀赋优势与地质科技创新成果,为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南智慧”。
“湖南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刘拥军在报告中指出,湖南矿产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地质成矿条件优越,已发现矿产124种,探明储量93种。其中,锑、铋、铍、普通萤石等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锰、钒、钨、锡等20种矿产位列全国前三,锂、铟、钽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五。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中,湖南省地质院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8个矿种增储指标,更探明湖南首个超大型金矿床,为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是矿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湖南省地质院每年投入超5000万元,启动装备现代化三年行动,构建“空天地井”一体化探测体系,无人机测绘、深地探测等现代化装备集群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依托“数字地质”平台,建成290幅1:5万标准地质图数据库,助力找矿预测更精准。绿色勘查方面,“重载无人机+便携式钻机”模式与《绿色勘查钻井技术规范》,成为行业绿色发展新标杆。
此外,湖南省地质院深度融入国家资源安全保障体系,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省自然资源厅编制《地质工作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总体方案》,设立首期 6 亿元的省地质勘查基金,推动16个公益性勘查项目落地,为地质找矿和矿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和政策保障。
展望未来,刘拥军表示,湖南省地质院将深耕深部找矿、绿色矿山建设等重点领域,以科技创新攻克资源 “卡脖子” 难题,为全球矿业发展贡献更多“湖南方案”。
大会期间,湖南省地质院与三一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院属省工矿所与广东英格尔地质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协议,聚焦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研发,推动地质装备迭代升级,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矿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同期还举办了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矿业专区展览、企业供需对接会及矿山机械国际商务恳谈会等活动,湖南省地质院组织院属单位120余人参加,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商务对接,展现了湖南地质行业的活力与实力。(文/谷惠东 图/大会组委会 编辑/姚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