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司法鉴定中心以技术破局,贡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湖南样本”
导语
在湖南省首例机动车检测数据造假入刑案中,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司法鉴定中心凭借首创的“生命周期法”,破解了生态环境损害量化难题,推动案件高效办结,赔偿金48小时全额到位。2024年12月,该案例登上《中国环境报》头版,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6月,入选湖南省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为司法实践注入科技动能,更彰显了湖南以法治护航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
科学破局:首创“生命周期法” 打破尾气治理评估困局
2024年,娄底市新化县某机动车检测公司数据造假案进入关键阶段。由于涉事车辆尾气排放受路况、驾驶习惯等多因素动态影响,机动车排污事实的定量分析变得极为复杂,传统召回检测法成本高昂且数据难追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一度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司法鉴定中心临危受命,创新提出“生命周期法”——以机动车全生命周期为轴,综合尾气装置购置成本、使用年限、清洗维护费用等核心参数,科学分摊年度治理成本。该方法首次将“虚拟治理成本法”与车辆全生命周期分析结合,确保赔偿金额客观公正,获公检法及当事人一致认可。在鉴定意见出具后2日内,当事人全额缴纳16.15万元赔偿金,刷新了湖南省生态损害赔偿“新速度”。
使命担当:技术赋能 筑牢环境法治防线
作为省内权威司法鉴定机构,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司法鉴定中心始终践行“以科学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工作宗旨。在此案中,中心专家团队深入一线调查,与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紧密协作,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54辆涉事车辆的污染溯源与损害评估。
“司法鉴定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责任活。”该中心负责人李建文表示,“面对隐蔽性强、取证难的环保案件,我们必须在技术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为执法司法提供坚实支撑。”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为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湖南方案”,也推动机动车检测行业数据真实性监管迈上新台阶。
行业共振:科技护绿,推动社会共治新局面
案件办结后,赔偿金专项用于娄底市大气污染替代性修复与生态警示教育,实现“追偿”与“修复”双效合一。而“生命周期法”的推广应用,更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反响。数据显示,娄底市机动车检测复检不合格率较案件曝光前下降明显,多家检测机构主动升级数据监控系统,防范造假风险。
“司法鉴定技术的突破,让违法成本透明化、追责路径清晰化。”娄底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评价,“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司法鉴定中心用科技手段筑牢了生态法治防线,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硬核支撑。”
从数据迷雾中厘清每一克污染的责任,到为生态环境损害贴上“价格标签”,湖南省地质实验测试司法鉴定中心以创新技术诠释了司法鉴定的时代使命。未来,该中心将继续深耕环境损害鉴定领域,以更精准的科学手段、更高效的协作模式,为美丽湖南建设贡献测试力量,让法治护绿的旗帜在三湘大地高高飘扬。(文/王琼丽 陈 斌 图/王琼丽 编辑/李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