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院与巴州区人民政府签约 湘疆携手共筑地质合作新标杆
2025年8月26日,湖南省地质院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新疆库尔勒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为湖南省地质院资源所巴州基地揭牌。此次合作既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务实行动,更是跨省院地协同、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与富民兴疆战略的重要实践,为湘疆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地质领域新动能。
湖南省地质院党委书记谈文胜,巴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阿西克特共同见证签约并为基地揭牌,巴州党委常委、副州长鲁小辉主持座谈会,湖南省地质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惜珍,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拥军,巴州政府副秘书长程松林等出席活动。
作为“华夏第一州”与“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巴州坐拥石油、天然气、钾盐、铁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及天山、塔里木河等重要生态资源,既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区域,也是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维系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湖南省地质院以“地质报国”为核心使命,深耕资源勘查、生态修复领域数十年,在新疆扎根二十余载,凭借顶尖的地勘实力、科研能力与人才队伍,为边疆地质事业发展贡献了“湖南智慧”,是全国地质领域的重要力量。双方此次合作既是对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院地携手服务国家大局的责任担当。
谈文胜在致辞中表示,巴州作为国家西部的“聚宝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区位关键、潜力巨大,肩负着服务国家边疆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职责;湖南省地质院在找矿成果、队伍规模、地勘实力、科研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备服务国家战略的雄厚实力。他强调,双方在资源禀赋、发展需求与技术能力上高度契合,合作基础扎实、合作前景广阔。他倡议,建立高位对接机制,构建“高层定期会商、专班常态对接、项目精准落地”三级联动机制,促进跨区协作与融合发展。加强资源统筹,举全院之力开展战略性矿产勘查,力争在巴州重要成矿带实现找矿突破,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支撑。拓宽创新赋能空间,围绕巴州“5+2+3”产业体系,将生态保护、地灾防治、空间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等地质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服务边疆升级。打造示范引领标杆,共同策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为全疆乃至全国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湖南方案”。
阿西克特表示,湖南省地质院的专业实力、技术水平与人才优势在全国首屈一指,而巴州作为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与新能源发展潜力区,正迎来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此次签约与揭牌,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迈出坚实步伐,希望湖南省地质院充分发挥优势,在重点矿产勘查、旅游资源开发、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深度赋能,助力巴州在关键矿产资源勘探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能源安全与边疆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巴州各县市及相关部门将全力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共同书写边疆振兴新篇章。
省地质院党委委员谢瑞其、赖继文,巴州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湖南省地质院相关部室及院属资源所、地灾所、空间所、核地质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文图/苏 媛 编辑/李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