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质院召开“湖南镉分布一张图及典型区域镉迁移规律研究”成果汇报会
9月25日,湖南省地质院召开“湖南镉分布一张图及典型区域镉迁移规律研究”成果汇报会,系统审议课题研究成果,部署后续工作,为全省土壤镉污染防控提供科学地质方案。院党委书记谈文胜,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皓参会,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惜珍主持会议。
“湖南镉分布一张图及典型区域镉迁移规律研究”由省地质院牵头,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协同支持,是省地质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决策部署、落实省委书记沈晓明来院调研时“拿出全省镉分布地图”重点任务的关键举措。该研究历时6个月,集成近3000万条调查数据,首次构建全省统一镉数据库,成功绘制省域“镉分布一张图”,清晰厘清镉分布特征与迁移机理,形成镉污染“可防可控可治”的科学认知体系。
会上,院环境地质室介绍了工作组织和协调情况,省物化所汇报了研究工作开展及成果情况,与会人员围绕研究成果的精准性、应用及转化等展开研讨,为成果优化提效建言献策,为后续成果落地奠定基础。
谈文胜对前期研究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紧扣省委书记沈晓明来院调研指示要求,从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政治高度推进系统研究。一要明确研究定位,构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整科研链条,分阶段、分步骤拿出科学解决方案,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二要强化权威属性,立足地质专业优势,充分吸纳专业部门与专家意见,确保研究结论兼具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预见性与可溯性。三要深挖防控路径,精准识别镉元素迁移路径,探索“控源头-防扰动-阻迁移-固末端”地质防控措施,实现分区分类差异化管控。四要优化成果输出,针对省委、省政府、专家、相关厅局及各市州等不同需求主体,提供侧重点各异的差异化报告。五要靶向制定对策,针对不同污染源推出个性化防控方案,推动“一张图”向多维度分析图拓展,将污染风险转化为科学防控的正面价值。
张皓针对成果报告具体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强调要加快成果优化完善,推动其与耕地保护、污染治理、健康地质等工作的深度衔接,深化多部门协作机制,确保研究成果切实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院环境地质室、自然生态室,院属省物化所、地调所、测试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姚 岑 王俊鑫 图/姚 岑 编辑/苏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