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 > 地质人热议热评
关于做好地质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考
科技合作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专辟一章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了战略部署。沈晓明书记在全省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全省科技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和战略指引。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对全院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锻造地质新质生产力、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基本遵循,需要全院上下认真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一、学思想、明大势,高站位审视地质科技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其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核心位置进行谋划和推进,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综合提升,为国家发展更广阔的天地。基于这一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和世界大势出发,对科技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科技创新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实现”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推进新时代湖南地质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对科技创新在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支撑和关键核心作用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当前,湖南地质事业发展正值机遇期、挑战期、窗口期三期叠加,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实现发展动能的持续转换,赢得新的发展主动和发展优势,乘势而上迈入高质量发展的稳态格局,是关系到地质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全院上下要做到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切实将思想伟力转化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路、目标、路径、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向、提升发展能级、破解发展难题、锻造发展动力,为全面推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动能、注入更多活力。
二、定原则、遵规律,全系统谋划地质科技工作
尊重和遵循科技工作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秉持“需求引领、问题导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团队支撑、创新突破”的基本原则。要坚持“四个面向”,立足国家、湖南所需,结合地质所能,围绕区域发展战略落地、事业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精准对接战略需求,科学把握科技创新领域和方向。要抽丝剥茧,直指要害,从需求中厘清凝练出核心的、关键的、真正的科学问题,以点的突破带动整体的系统性提升。要运用系统思维,处理好前瞻性研究和响应式研究的关系、重点突破和整体开展的关系、有组织科研与自由式探索的关系,做好不同类型研究之间的谋篇布局和分类施策,做到相互配合衔接和持续聚焦,形成系统全面有机的研究体系。要统筹推进项目、平台、团队建设,实行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和创新资源有效集聚,提升科创能级、优化系统布局、凝聚比较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引入和整合优势资源,加快形成湖南地质科技战略力量。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系统全局思维,把握好“需求、问题、机制、投入、组织、团队(人才)、转化”七个创新活动的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战略、方向的引导和凝聚,系统谋划科技创新战略、科学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和科研任务清单,着力整合打造完整创新链条。
三、抓重点、攻关键,优服务推动地质科技工作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科技知识、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增强推动科技工作的能力本领,充分发挥地质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和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打造与单位主责主业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万众创新”。进一步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申请各级科研经费资助,加大院属单位自主科技投入,提高转化应用效益,广泛争取基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渠道资金支持,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多元并蓄”。院所两级要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设,高效配置创新要素,高质凝聚创新资源,高能释放创新活力,形成有利于更好发挥平台、人才、项目作用的创新环境和制度机制,实现“生态赋能”。认真落实对科技人才的支持政策,强化引培机制,持续加强以人才和团队为导向的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人员松绑赋能,打造宽松的科研环境,着力构筑“底座厚实、中坚精干、领军拔尖”的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实现“厚植沃土”。坚持开放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大院大所大企和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引入智力支持、提升自我水平、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共建共赢实现“迈步提级”。紧贴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战略谋划、强化组织科研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加强地质科技创新供给,重点打造一批能够代表湖南地质科技水平、能力、地位的标志性项目、平台、团队、人才和成果,实现科技力量“握指成拳”。加强对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的宣传推广,营造“尊重科学、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取向和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发科技创新的“勃勃生机”。
四、重实践、善转化,强有力支撑地质事业发展
实践是检验我们科技创新工作的标准,转化是地质科技工作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
一要支撑重大发展战略有力。要强化地质事业单位事业职能和公益属性,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加强政策研究,提前研判分析,主动对接汇报,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强化资源配置,统筹力量投入,精准快速研究提出方案体系,及时有效解决影响重大战略落地的关键地学问题,为保障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地质智慧和地质力量。
二要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有为。处理好地质工作与地质科研的关系,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文章,加快打造已有产业新质态、新兴领域新业态。在科技创新质量、成果、应用转化、产业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高应用转化收益,精准赋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实现科技创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产研融合高质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们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定力,谋划好、推动好地质科技创新工作,为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贡献更大的地质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