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征文获奖作品

【一等奖】新时代 在召唤——刘婧

——湖南地质人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涓滴之力,可汇聚千顷澄碧,迸发出润泽四方的无尽伟力;微光点滴,融入星辰连璧,可绽放照亮荒芜的璀璨光芒。一滴水,一束光,都是朴素的雷锋精神,它渗透进时代脉搏,折射出民族光辉,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湖南省地质调查所,前身为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是一家生长在雷锋家乡、红色热土上的拥有60余年历史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始终将“雷锋精神”植根于每个地调人心中。

“雷锋精神”,本质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于湖南地质人而言,让雷锋精神走心、将志愿服务落地的最优解就是为老百姓生活排忧解难,为社会发展献策献力——策马争先为生态修复启动绿色引擎,以过硬技术手段,解环境破坏之殇,在地方重新构建以生态文明促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闭环;精准扶贫为干旱村庄探寻生命之泉,以匠心精神,扎根驻地,解百姓燃眉痛心之急,以“活水”盘活一村;秉持将地球科学知识广为传播的社会职责,多年来深入校园宣讲,在少年们的心中种下“科技兴国”的种子......这些发生在湖南地质人身上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故事,数不胜数。

只待旧貌换新颜

“煤都”,是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量巨大而盛极一时的湘潭县谭家山镇的旧称,曾经得益于“煤”而安居乐业的老百姓们如今也因此陷入困境。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长时间过度开采让原本郁郁葱葱的小镇满目疮痍,山体塌陷、水体污染、土壤沙化,无奈之下,多数在矿区世代生活的老谭家山人不得不搬离曾让他们依恋的家园。对此,地调所的领导专家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有还完“生态债”,才能让当地百姓拥抱新的生活!

到生态修复一线去!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单位迅速做出决定,集结专家及技术骨干成立生态修复项目部,驻地扎根,誓要攻坚克难,背水一战,还矿区百姓绿色家园!

对着落日畅想不如迎着朝霞实干!专家们梳脉络,抓要害,深入田间地头研究矿区环境地质问题,走村访巷了解百姓亟待解决的需求,按照盘活土地、综合治理、修复生态、造福人民”原则,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勘察、设计、治理方案。清除压覆的废矸石,覆土复绿,让山脱下“黑装”;清淤坑塘,疏浚水流,让“水”活起来鲜起来;回填矿区地面坑及治理山体沉陷裂缝,把灾难隐患杜绝于源头处,保障安全才是保障一切;挽救开裂、沉陷及漏水的受损耕地,还其原有功能,让规模化耕种梦想成真。

驻守在一线的技术小伙们,两年来,常“过家门而不入”,孩子认不出爸爸了,跟谭家山的一草一木倒熟稔了起来。“钻进去才能干出来!打好这场生态仗,要满腔热血更要脚踏实地!”这是升腾在他们心中的信念。经两年深耕细作,谭家山煤矿区主体修复已基本完成——治理废弃工业广场12处、治理矿山地质灾害11处;修建河道约7.8千米、引水工程约67千米;修复及新增林地约633.25亩;修复及新增耕地约4350.5亩......数据仍在更新。站在观音山上俯瞰谭家山镇,绿草茵茵,空气清新;留守的老居民们无不对这支为他们重建新家园、带来新生活的地质队伍称赞不已;朴实的地调人思索的却是这条生态发展带动绿色产业、盘活绿色经济、造福小镇百姓的路,将如何更好地走下去。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完成48个自然村抗旱找水工作,成井69口,为干旱缺水区提交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1727.58m³/d,可解决111058人生活饮用水及三千余亩农田灌溉问题......这组数据,是十三五期间,湖南地调人为助力湖南脱贫攻坚的心血“战绩”;而今年,高温“爆表”,旱情告急,湖南地调“找水队”再出发!

衡阳县大安乡马源村,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区域,常年干旱少雨,人畜饮水困难,经济发展严重受制,曾经,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贫水”,老百姓们喝水靠天,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摘了“贫困帽”,今年来势汹汹的大旱,让村民们更是愁眉不展,“人喝水都难,更别说地了”!

今夏,暑气正浓,地调所技术专家们经几个小时车程辗转,抵达了这座偏僻的小村庄。虽然做好了心理建设,但目之所及依旧超出所料:满目干裂的“枯黄”,如同迟暮老人皲裂的皮肤,让人心忧。还来不及歇歇脚,专家们便带着工具出门踏勘了。从村东走到村西,需要1.5小时,他们每天都要走好几个1.5小时,脚步遍及全村,开展高精度的水文地质综合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验证;每每收工都近傍晚,他们挑灯夜战至深夜是家常便饭,查阅大量的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只为尽快找到水源。村民们说,“这盏亮在深夜的灯,也亮在了我们的心里,是希望的灯”。

不久前,捷报传来,咱们的“找水队”确定了最优找水钻探的位置,在掘进150米之后,成功探获优质地下水!该水源日出水量224.64吨,最大日开采量可达394吨。采样分析各项指标符合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且偏硅酸31.16毫克/升,达到了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有效惠及了当地3000余老百姓。

“有水喝了!还是新鲜的矿泉水!”水流涌出的刹那,水光一面映射着乡亲们喜不自禁的笑脸,一面映射着专家们情难自已的泪花。地调人贡献的这“一滴水”的力量,是在学雷锋的路上,做的又一件造福百姓的实打实的好事!

飞入寻常百姓家

每年4月,世界地球日前,是地调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最忙碌的时候,大家伙儿忙着联系学校,忙着收集孩子们感兴趣的地质知识,忙着准备寓教于乐的宣讲内容,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一年一度的地质知识科普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已然成了志愿者们风雨无阻的约定。

那是疫情来临前的那年4月,36名青年志愿者自发报名、千里跋涉,来到位于怀化辰溪县大水田乡的桂谭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这所连校门都不曾有的乡村小学,一栋两层楼高、空间狭窄的教学楼,一块高低不平的空地,一个只有简陋窗口的小卖部,尽收志愿者们眼底的便是学校的全部。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山体滑坡吗?”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是怎么来的吗?”

在教学楼二楼教室,志愿者们化身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使者,分别为三个年级的孩子们讲述地灾识别与避险的知识、地球与恐龙起源的故事。志愿者们精心制作了能让孩子们通俗易懂的动画PPT,既全面到位,又精彩传神;他们采用新颖的“翻转课堂”形式,在一问一答中让山里孩子将“什么是山体滑坡”、“遇到山体滑坡需如何避险”等与自身生活于特殊地理环境而息息相关的知识点牢记于心,而“地球生命是怎么来的”、“恐龙是如何起源与灭绝的”这些新鲜而有趣的知识点则让他们好奇心爆棚,兴致盎然;该院青年志愿者们的优势发挥与专业讲解更是让孩子们明白了保护环境便能防患未然,厉行节约才能呵护地球!

地调青年们的“科普进校园”学雷锋志愿活动,以爱为名,授人以渔,不仅将地质知识传播进了孩子们心中,也将珍爱地球的理念播撒千家万户。

一幕幕身影,一帧帧影像,都是地调所坚守“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的朴素初心,以做好做细做透每一件小事的心态,“世说新语”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什么是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解人民之危、之难、之惑、之忧,大概就是关于它的最佳注解。“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应时代召唤,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走在学习与奉献道路上的湖南地质人,一直向前,从未止步。(文/省地调所  刘 婧)

【一等奖】新时代 在召唤——刘婧

29265217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06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7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7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