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质院高效完成黑臭水体遥感调查监测试点工作
3月12日至21日,省地质院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高效执行力,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了对我省七个县(市、区)城区黑臭水体遥感调查监测试点工作。这次行动是省地质院与省生态环境厅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力实践,体现了省地质院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
项目初期,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曹幼元高度重视,主持召开遥感监测专业技术研讨会。院自然生态室多次前往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对接,及时组织召开黑臭水体遥感监测外业调查工作布置会,对项目细节周密部署,明确了各单位的任务和责任。自然生态室安排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每日调度、现场跟进,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省遥感所、水环所、资源所、生态所、空间所等五家院属单位成立10个工作组,60余名技术人员面对不利天气和复杂的技术挑战,对望城区、宁乡市、渌口区、武冈市、汨罗市、永定区、祁阳市7个县(市、区)的城区黑臭水体进行了遥感解译和现场核查,解译图幅面积12833km2,向省生态环境厅提交了项目工作报告和总结,圆满完成本次调查监测试点工作。
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地质院采取培训试点、数据收集、模型修正与全面推进并行的实施方式,在遥感解译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多项指标约束的监督性决策树模型,并基于现场测试样本展开训练,有效提高了遥感解译的准确性和适应性,达到了省内黑臭水体遥感监测技术先进水平,得到了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肯定。
未来,省地质院将继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以“敢闯敢创、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美丽湖南建设贡献更多地质力量。(文/杨冬梅 编辑/杨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