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灾所支撑的益阳大通湖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
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公布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第二批18个典型案例,其中,湖南省荣誉占据两席。由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支撑的“益阳大通湖生态修复”项目,跻身典型案例之列。
益阳大通湖生态修复项目,处于“一核三带”为总体布局的环洞庭湖农田服务功能提升带,作为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工程的重要子项目,紧扣总磷超标、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生态问题,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治理生态问题,通过以点带面探索生态种养转型。该项目在2023年4月被自然资源部选为13个山水工程典型案例之一,收录于《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集》。
项目在大湖治理引进“环卫草”,提升生态效益;在鱼塘种出“黄金草”,提升经济效益;高端发展打造“景观草”,提升民生效益;以“小水草”撬动生态转型大发展,突出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的“水草+生态”模式。同时,项目以“三产融合”模式为指引,完善产业体系,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协同的新路,成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明样本。
省地灾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项目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此次入选全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也彰显了湖南地质在推动国家山水工程实施中的积极贡献。接下来,省地灾所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致力于在生态保护修复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技术支持与服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文/尹丽君 图/生态修复中心 编辑/麻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