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质院城调所精准支撑桃源“5・21”暴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月21日至22日,常德桃源县遭遇入汛最强降雨,牛车河镇24小时降雨量达451.5毫米,居全国同期首位。面对极端天气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省城调所作为桃源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与当地协同作战,实现人员“零伤亡”,获自然资源部重点关注。
5月25日,自然资源部地勘司一级调研员张承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王立朝、省厅地勘处四级调研员唐高峰、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地灾部部长李海军等部省市专家组成调研组,赴桃源实地调研防治经验。省城调所全程参与调研并汇报工作,副所长蒋光旭陪同。
调研会上,省城调所生态地质技术中心详细介绍防治举措,在强降雨期间紧急组织98处隐患点巡排查、调配无人机与地面力量并用、发布风险预警、指导转移避险的全过程,特别是“点面双控”治理体系与“631”预警叫应机制(即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在此次极端天气中的精准应用,获调研组高度评价。
会后,调研组深入龙潭镇、牛车河镇隐患点实地考察。省城调所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滑坡体监测、预警标识设置及应急转移路线规划,展现“科技支撑+基层联动”的防控成效。
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省城调所将持续强化对全省2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推进监测预警平台升级,构建“人防+技防+智防”立体防控网络,聚焦重点区域,深化部门协同,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图/彭 月 编辑/李汶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