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与困难斗争——四〇二队长沙地铁7号线2标段初勘工作小记
2020年,402队承接了长沙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KC-2标初步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按照长沙市轨道公司的要求,7号线全线初勘工作必须在12月底完成,而该队承担的2标段位于交通主干道的韶山路,高楼林立、商铺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有深厚砂卵石层,设备调配转运繁琐,是各标段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从2020年11月份进场到12月23日提交报告,402队地质人怀揣信念,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一路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了勘察任务。
精益求精:详实踏勘实现精准布孔
要高效完成勘察任务,编制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案是关键,而关键中的关键则是确定布孔方案。由于现有的图纸信息有限,为确保钻孔位置既满足各项设计要求,又具有可实施性,基于402队在4号线、5号线等重大市政勘察项目经验,项目组决定,全体人员必须深入到每个钻孔点位进行详细踏勘,将现场施工环境、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韶山路是长沙重要的主干道,车流量大,道路两侧高楼林立、商铺众多,勘察施工必须错峰进行;同时地下管道种类繁多、铺设复杂,对钻孔布置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使施工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对交通、沿线商铺、街道、小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勘察队员们对该标段每个点位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具体到沿线哪个位置有什么商铺、楼盘、绿化带以及交通出行高峰时段等方方面面。同时对地下管线进行了全面探测,管线走向与方位情况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做到了全面覆盖、无半点遗漏。
时间不等人,为保证工作进度,在“白”加“黑”、“调查”加“探测”的高强度工作下,项目组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2标段的全线踏勘与调查工作。
依据收集和调查的资料信息,项目部很快制定了详细而科学的勘察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对钻孔位置进行了精准合理的调整,既指明了下一步初勘钻孔施工的方向,也为后续工作节约了大量时间。
攻坚克难:两大难题迎刃而解
敲定方案后,初勘工作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但实际的困难远比大家预想的还要大。相比其它标段,该标段遇到最棘手的两大难题:全线覆盖的深厚砂卵石层,以及繁忙交通压力下的设备组织调配。
区内全线砂卵石平均厚度约20米,使钻探难度加大、耗时更长,砂卵石在钻探过程中容易垮塌的问题,也对钻探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多位队领导深入现场办公,给予谋划指导,在单位的支持下,项目现场负责人黄雄坚定地说:“信誉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有信心按时按质地完成任务!”这给队员们注入了很大的信心,直面挑战成为大家的不二选择。
凌晨3点,韶山路上,寒风凛冽,伴随着轰隆隆的钻机声,402队的小伙们已在寒风中连续奋战了5个多小时,双手冻得通红,但仍在认真地进行着地质编录工作,这是项目组错峰施工的场景。
由于错峰施工时段是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6点,勘察的同一个钻孔无法在当晚完成钻探任务,需要多次来回搬运设备。针对这一问题,402队投入了20余台设备同时施工,每台钻机都配备了4人。冬季长沙的夜晚格外寒冷,为了与时间赛跑,小伙子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克服困意与疲惫,通宵达旦地作业,只愿能如期完成任务。
为防止钻探过程中砂卵石垮孔,项目组采用套管及泥浆进行护壁,且钻孔多位于主干行车道,下、取套管工序受交通及地层影响较大,所以深部砂卵石层只能依靠泥浆进行护壁,而泥浆稠度的调节成为钻探顺利与否的关键。这需要在钻探过程中反复摸索,钻探过程依靠的不仅是钻探工艺,更是耐心与专注。钻机在不停的运转,现场人员精神高度集中,时刻关注着浓度的配比,紧绷的神经丝毫不敢松懈,只为确保万无一失。最终在这些钻探“老师傅”的精心打磨下,全线无一废孔,极大地缩短了钻探时间和成本。
历经45天高强度的连续作战,项目组出色完成了4.7公里的初勘工作,钻探进尺达3000余米,初勘成果报告于12月23日通过了专家审查。402队地质人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获得了业主、专家等多方的高度认可,综合评比名列前茅,进一步擦亮了402队的勘察品牌。项目成果也将为长沙市轨道交通7号线的初步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文/周泽宇 黄雄 编辑/赵胤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