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安全文化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核安全大厦的基石,培育和建立核安全文化则是发展核事业的必然要求。
正值“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向大家介绍核安全文化的定义、基本内涵、特征等。
核安全与核安全文化
根据中国核安全政策声明的定义,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活动、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监控、保护、预防和缓解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自然灾害造成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当的辐射危害。核安全文化是指各有关组织和个人以“安全第一”为根本方针,以维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最终目标,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特性的总和。
核安全文化基本内涵
文化概念非常宽泛,核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的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物质层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层面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类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诸如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精神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包括信念、意识等,是文化的核心。
核安全文化内涵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对核安全的态度,即核安全理念和价值观;
二是对核安全的认知,即核安全方面的认识、知识、理论等;
三是核安全行为,即对核安全文化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核安全文化八大特征
建设核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建立人人事事处处以“核安全为第一”的行为习惯、态度和观念。核安全文化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倡导让安全高于一切的核安全理念成为全体人员的自觉行动,建立一套以安全和质量保证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形成安全意识良好、工作作风严谨、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
(一)决策层的安全观和承诺。决策层要树立正确的核安全观念。在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构建管理体系、建立监管机制、落实安全责任等决策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并就确保安全目标做出承诺。
(二)管理层的态度和表率。管理层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提升管理层自身安全文化素养,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授予安全岗位足够的权力,给予安全措施充分的资源保障,以审慎保守的态度处理安全相关问题。
(三)全员的参与和责任意识。全员正确理解和认识各自的核安全责任,做出安全承诺,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形成人人都是安全的创造者和维护者的工作氛围。
(四)培育学习型组织。各组织要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积极开展培训、评估和改进行动,激励学习、提升员工综合技能,形成继承发扬、坚持完善、戒骄戒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自我超越的学习气氛。
(五)构建全面有效的管理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监管机制;营运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在制定政策、设置机构、分配资源、制订计划、安排进度、控制成本等方面的任何考虑不能凌驾于安全之上。
(六)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设置适当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建立公开公正的激励和员工晋升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客观公正地解决冲突矛盾,营造相互尊重、高度信任、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七)建立对安全问题的质疑、报告和经验反馈机制。倡导对安全问题严谨质疑的态度;建立机制鼓励全体员工自由报告安全相关问题并且保证不会受到歧视和报复;管理者应对及时回应并合理解决员工报告的潜在问题和安全隐患;建立有效的经验反馈体系,结合案例教育,预防人因失误。
(八)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科普宣传等公众沟通形式,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决策层和管理层应以开放的心态多渠道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并妥善对待和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各项诉求。
来源:核安全综合知识辅导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