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地质工作 > 地质技术 > 矿产勘查

寒冬里的火热坚守——省地调院资兴市鳌鱼塘矿区玻璃用脉石英矿勘探项目野外工作剪影

资兴市鳌鱼塘矿区玻璃用脉石英矿勘探项目由资兴市政府组织实施,去年12月由省地质调查院中标,合同经费达1500万元,是近年来低迷的地勘市场中少有的大型项目。根据资兴市政府要求,项目1月底结束全部野外工作,5月提交成果报告。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和紧张的工期,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省地调院上下齐心,广泛动员,迅速组织了一支技术齐全、人员精干的项目队伍,开展了寒冬里一场火热的攻坚战。



挖机修路  张小强 


目前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鳌鱼塘矿区范围内,同时有5台挖机在陡坡峭壁上开山凿路,15台钻机在山峦沟谷间日夜不停地轰鸣作响,上百名地质矿产、水文、测量、钻探、采样等各类技术人员在机器和工地间马不停蹄的来回穿梭,成千上万件石英矿样品被源源不断的从山石中采出然后运往山外的实验室。矿区的资源潜力正被快速摸清,一个大型玻璃用脉石英矿床已初具雏形。



夜间钻探施工  杜云 


而这一切成果取得的背后是每一位项目成员的默默付出,在鳌鱼塘矿区的每一个角落里,在每一项工作中,每天都会涌现一幕幕令人动容的场景:有人深更半夜顶着风雪在钻机旁观察记录,有人每天用冻肿开裂的双手触碰冰冷的机械和岩石,有人在结冰的山坡上滑倒又爬起、爬起又滑倒……他们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用行动书写着地质人的情怀与担当,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份火热和温暖。



钻孔点位测量 许勇 摄


采样是一项十分枯燥、辛苦的工作,飞速旋转的刀片、嘈杂的切割撞击声、还有四溅的泥浆和飞扬粉尘,无不让人望而生畏。矿区采样工作十分繁重和艰巨,每天都有几十或上百个样品需要采取,甚至有时候还需要腰系绳索在陡崖峭壁上采样,具有一定危险性。44岁的许勇,是一位有着20多年工龄的采样工,作为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他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项目启动后,他不惧辛苦和危险,每天都一心扑在采样工作上,唯有讲起家人,特别是讲起一直都很疼爱他、却身患重病的爷爷时才会面露愧疚之色。他一直说项目完成后要好好陪爷爷一段时间。谁知工作还没到半程,就突然传来了爷爷病逝的消息,匆匆回家吊唁之后,就迅速返回了矿区。见到同事,他哽咽了许久,红着眼睛、声音沙哑地说了一句“我终究还是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话语中饱含的是一位中年男人的无奈、自责和悲伤,也饱含了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野外用餐  蒙正勇 



矿区采样现场  陈冲 



在陡崖峭壁上采样  蒙正勇 摄


钻探工作是探寻地下矿藏的利器,是现阶段快速定位地下矿体的唯一有效途径。矿区钻探工作总量达八千多米,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项目组集中力量重点攻坚,地质矿产、水文和钻探等技术人员24小时轮流转,务求工作及时、到位,不遗漏一个找矿信息。在众多为钻探工作殚精竭虑的技术人员中,张小强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34岁的他从事地勘工作近十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奋斗在野外生产一线。他原本有一个十分温馨幸福的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去年他母亲因为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巨额的医疗费用、需要照料的母亲和一双年幼的儿女像块块巨石一样压在他的肩头。面对着巨大的家庭困难,当战斗的号角吹响之后,他还是一马当先地冲向了鳌鱼塘矿区,开始夜以继日的奋战。为按时完成任务,他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元旦假期陪伴家人的机会,却在冰雪和寒风中病倒了。节日的乡镇医院输液室里略显冷清,他孤独的凝望着扎在手里的针头,心里放不下的仍是那日夜不停钻动的钻机和钻机钻出的一节节岩芯……



钻探施工现场  许勇 摄



岩心编录现场  蒙正勇 摄


槽探工作是一项在地表直接揭露矿体的重要手段,对指导钻探布设和圈定矿体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为了布设和施工探槽,在茅草和荆棘丛里钻拱、在陡坡峭壁上攀爬是家常便饭,常常会出现手脚被划得鲜血淋漓、浑身大汗湿透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情况。“受伤流血并不可怕,只有出汗受凉、生病耽误工作才是最让人无法承受的”,这是所有项目成员的真实想法,其中就包括最年轻的郭广湘。郭广湘年仅22岁,是一位踏实肯干、谦逊有礼的地质矿产技术人员。虽然从事地勘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因为态度谦虚、勤学好问、踏实肯干,短短时间他就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地质矿产技术员。项目启动以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元旦期间,更是响应号召放弃了休假的机会。由于长时间白天黑夜连轴转,身体透支,他在一次顶着寒风爬山布设探槽后病倒了,但在打了一晚的点滴后,第二天仍然出现在工作现场,如此持续3天,病情才有好转。同事们常常开玩笑说:“小郭你这么拼,天天出野外,小心找不到老婆”,他笑笑回答说“没关系,我还年轻呢”。是的,年轻就意味着充满力量和斗志,年轻就意味着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探槽编录现场  蒙正勇 摄


正是因为项目组每一位成员的默默付出,项目各项工作才有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的保障;正是因为项目组每一位成员都顽强拼搏、甘于奉献,“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旗帜才能在鳌鱼塘矿区上方高高飘扬……(/杜云  编辑/赵胤淳

寒冬里的火热坚守——省地调院资兴市鳌鱼塘矿区玻璃用脉石英矿勘探项目野外工作剪影

24626287

foot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106号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邮编:4100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院

    ICP备案:湘ICP备2022025797号

  • 联系电话:0731-89686039

    公安备案: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