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找矿”却因喂牛意外走红!省地质院物化所00后地质队员的日常有多酷?
导读:
近日,一则新疆喂牛视频在网络上意外走红。
视频中,一头渴极的牛一口气喝完整瓢水后仍不满足,年轻人索性提桶喂饮,真实有趣的“牛饮”场景引发网友热议。
这位视频主角正是湖南省地质院物化所水工环地质中心今年七月刚入职的00后小伙——姜泰。
从初出校园到新疆帕米尔高原,这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用一场跨越千里的职业选择,诠释了当代青年与祖国山河的双向奔赴。
1、机缘巧合结地质,渐入佳境爱上山野
四年前,小姜与资源勘查专业的相遇纯属“阴差阳错”。“当时甚至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他坦言,“一度还想转到计算机专业。”
转折发生在实习期间。野外工作的新奇体验让他发现了地质勘查的独特魅力——“满山跑,觉得很有意思”。在学姐学长的影响下,他逐渐爱上了这个与山川为伴的职业,毕业后毅然选择专业对口,加入湖南省地质院物化所。
2、跨越千里赴新疆,父辈精神薪火相传
今年7月7日,小姜刚刚到物化所报到;仅两天后,他便背起行囊,远赴新疆帕米尔高原,投身矿产勘查一线。从湖湘大地到西北边陲,跨越数千公里,他从容笑道:“气候虽有不同,但很快便适应了。”在这段崭新的征程中,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成为他闯荡山河的坚实后盾。
“我爸比我跑得更远,在非洲做矿产相关工作。”小姜的话语中透露着对父亲的敬佩,也展现了地质工作者代代相传的奉献精神。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一代代地质人的血脉。
3、荒野寻矿苦作乐,青春足迹印山河
小姜和团队成员的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填图、测剖面、挖探槽等,目标是寻找铜矿和金矿等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
“有时候需要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就为了寻找矿化现象。”他描述着日常工作场景。午餐常在野外简单解决,八宝粥、面包是标配,但他却乐在其中:“每天见的牛羊动物可能比人都多。”
工作之余,他与当地野生动物建立了特殊情谊。除了这次“意外走红”的喂牛经历,他还见过野生牛、野鸭、羚羊、土拨鼠等众多动物,为野外工作增添了别样趣味。
4、00后青年的地质情怀,省地质院物化所的育人理念
今年刚满22岁的小姜,是整个项目组中最年轻的成员。尽管年纪轻、资历尚浅,他却从未感到孤单。“团队的老师们都特别照顾我,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笑着说,“在这儿没有陌生的距离,只有并肩作战的温暖。”他认为自己的性格与地质工作十分匹配,这也是他能够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对于未来,小姜充满期待:“能趁年轻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很荣幸。希望将来能收获更多不同的体验,学到更多本领。”
从计算机梦想到地质情怀,从湖南校园到新疆高原,这位00后青年的职业选择折射出新时代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转变——不再局限于城市的繁华与舒适,更向往山野的辽阔与奉献的意义。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地质工作者代代相传的“三光荣”精神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省地质院物化所多年来始终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鼓励青年技术人员投身野外一线,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小姜的成长经历正是物化所人才培养理念的成功例证——让年轻人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别样青春!(文/颜玲利 编辑/李汶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