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科技筑防线匠心守护助发展(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
一、案例简介
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以下简称“遥感所”)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发挥专业技术服务特长,以“守护区域安全稳定”为目标,近七年来扎根长沙市望城区,从汛期值守到隐患识别,从调查评价到综合治理,提供具有遥感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服务,助力构建起“全天候响应、全链条服务”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快速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为了地方政府“想得起、用得上、离不开”的地质技术服务队伍。
二、取得成果
(一)科技赋能,遥感技术点亮防灾新路径
2021年,遥感所积极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参与望城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开展“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形变测量”的专题探索与研究,通过地表形变速率与时间序列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精准圈定4处隐患区域。其中,黑麋峰青山坳等隐患点经核查后及时采取工程治理,防灾成效显著。实践证明,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调查效率,节约大量人力、经济成本,为科学防灾注入“智慧基因”。
基于地表型形变速率圈
定隐患区域成果资料
(二)积极行动,科学研判化解重大危机
2022年“4·29”自建房倒塌事故发生后,遥感所迅速行动,结合地质条件与历史数据分析,排除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可能,为事故处置应对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随后,遥感所全面调查评估全区10400户临坡切坡建房风险,确定中、高风险户400余户,并根据部署要求完成高、中风险户隐患整改销号工作,助力望城区打赢安全生产“翻身仗”。
桥驿镇屋后滑坡治理后照片
(三)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助力文旅兴区
在隐患点密集的铜官街道,遥感所创新采用“格构锚杆+废弃陶制品护坡”工艺,在稳固山体的基础上融入了陶瓷文化元素,坡顶仿古护栏与老街风貌浑然一体。在黑麋峰森林公园治理工作中,通过“主动+被动”防护网和浆砌石技术,最大限度保留原始地貌,平衡生态与安全。如今,这些工程成为“既稳又美”的防灾样板,助推当地文旅产业焕发新生。
黑麋峰寿字石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后照片
铜官街道滑坡治理后照片
三、产生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2021年至2023年,遥感所在望城区实施了96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避免了近2亿元经济损失,地灾治理经济效益明显。治理工程保护了黑麋峰森林公园、铜官老街等重要文旅景区和宗教文物场所等关键文旅经济资源,有力维护了当地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社会效益
遥感所实施的一系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有效保护了1053名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了因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风险,显著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在“重大治理”“应急治理”的过程中,遥感所采用多元化手段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套可推广的防灾减灾经验,形成了增强区域综合应急救灾能力的“望城模式”。
(三)生态效益
遥感所将治理工程与生态修复措施同步实施,通过撒播草籽、铺设草皮、挂网喷播、种植乔灌木等方式,有效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局部生态系统结构,显著增强了区域生态韧性,美化了人居环境,实现了“隐患消除”与“景观提升”的双重效果,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工程治理+生态友好”的实践范例,推动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防灾减灾领域的落地应用。(文/图 刘 恒 遥感所 编辑/李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