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公益一类科研管理模式 打造转型发展示范标杆 ——省地调所首批所本级科研项目开题评审会顺利召开
6月16日,省地调所召开首批所本级科研课题项目开题评审会。会议邀请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院、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及省院多家兄弟单位20余位专家组成评审组。省地质院科技合作室相关领导到会指导,省地调所党委书记曾风山、所长董国军出席,副所长曹创华主持。
会上,13位课题申报项目负责人围绕项目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实施计划、预期效益及经费预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评审专家就项目的创新性、应用价值及实施计划等进行了深入质询与讨论,并提出了针对性优化建议。经综合评议,首批13个立项项目全部通过开题评审,研究领域涵盖矿产资源、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研究、地灾监测、自然资源权益、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矿泉水资源评价,智能找矿平台建设等重点方向。
据悉,本次科研项目征集自今年3月启动,二级中心积极响应,共提交申请62项。经严格筛选,最终13个项目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入库项目。此次评审会的召开,标志着省地调所科研项目管理新机制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并纳入常态化管理。
曾风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建立所级科研项目库是地调所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转型发展的创新举措,首批项目成功入库并开题,标志着这一创新机制正式落地生根。他强调,建立所级科研项目库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以所级项目形式下达自有经费至二级中心,在公益一类框架下有效激活了全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活力;二是建立常态化申报、阶段性评审入库机制,系统性地依托科研项目的投入,培养科研人才、建强科研团队、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推动工作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谋划”转变;三是通过课题实施,切实锤炼各中心科研攻关能力与公益职能回归,同时孵化培育更高层级的省部级、国家级课题,形成课题滚动申报与成果产出、反哺团队成长的良性循环,实现单位核心竞争力和主责主业的长效发展能力的跃升。
董国军强调,各项目组要高标准推进课题任务,力争产出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引领性成果,为申报更高级别科研课题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求所本级科研项目须紧扣“三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聚焦地质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服务国家资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成果导向。推动科研与生产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育人导向。通过项目实施锻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
本次评审会是省地调所深入践行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地质院“主责主业”回归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其探索建立的科研项目库管理新模式,不仅为所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更通过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有效激发公益一类事业内生动力,提升公益服务效能,激活高层次人才团队积极性,为事业单位实现成功转型发展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践范例。下一步,省地调所将持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强化产学研用协同,为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全所相关项目成员及科研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