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院地调所参加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并作专题报告
2025年9月19日至22日,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科技创新赋能找矿新突破,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地质领域顶尖专家与科研力量2500余人。湖南省地质院地调所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参会。

湖南省地质院地调所参会人员与许志琴院士(左四)合影
出席本届年会的院士专家有:许志琴、陈晓非、杨经绥、毛景文、侯增谦、肖文交、孙焕泉、朱敏、唐菊兴、殷跃平等。多位院士及多个知名专家围绕近年来地学各领域前沿性、引领性、突破性成果与进展作大会特邀报告。其中,省地质院地调所院士专家工作站驻站专家许志琴院士,受邀以《松潘甘孜碰撞造山过程的物质循环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因》为题给大会带来精彩报告,深入剖析了相关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湖南省地质院地调所科研人员聚焦成矿理论与矿产勘查,在“战略性矿产成矿作用、找矿预测与勘查实践”“关键物质循环与成矿”两个分会场做专题报告。文春华以《湖南省稀有金属矿研究进展》为题,系统阐述了湖南省稀有金属矿的成矿理论研究与勘查进展,并荣获评“优秀论文摘要”;陈迪以《湘东南地区花岗岩风化壳的稀土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为题,介绍了湘东南花岗岩风化壳及花岗岩体稀土富集特征与找矿前景;王勇以《湘西民乐大塘坡组锰矿成矿机制:氧化还原条件与古盐度约束》为题,从海洋锰循环与沉积环境视角系统阐述了华南地区南华纪近岸浅水区大塘坡式锰矿床成因机制;陈旭以《湘东北幕阜山南缘仁里石榴子石矿物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组成对稀有金属矿化的启示》为题,介绍了典型矿区石榴子石精细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相关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与好评,论文摘要被纳入《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是全国地质各行业领域地质工作者交流研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和新进展的系列性、综合性学术盛会。此次参会是地调所积极践行湖南省地质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两翼方针落实的具体举措。通过本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地调所全面展示了在稀有、稀土、锰矿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实践方面的最新进展,提升了湖南地质工作在行业内的显示度与影响力,拓宽了合作渠道,学习了业内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增强了我所地质科技创新能力。
下一步,省地质院地调所将持续聚焦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需求,深化基础地质研究,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拓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助力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