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新蓝图 奋进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4-12-24 16:02 来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举改革之旗、凝聚全党之力、引领中国之治,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号召、总动员、总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为承担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精神文化高地,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树立科学理念,引领发展方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全面深化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就是越需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破。人心齐、泰山移。树立地质全局理念。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是整个湖南省数字地质建设的基础,一定要站在全省全院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推动工作。树立重点突破理念。根据地信所的主业主责,我们既要整体推进弹好“钢琴曲”,也要以点带面牵住“牛鼻子”。要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培养一批思想政治忠诚、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科研人才,以此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树立防范风险理念。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把各方面的风险考虑得再全面一些,应对措施准备得更高密一点,把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舆论风险、廉洁风险等防控好,确保工作积极有序、蹄疾步稳。

二、落实部署要求,推动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按照省地质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把握政策支持,着力强化制度建设,有效地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依托技术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必须依托实体经济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依托数字经济的加持。只有数实深度融合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指数效应、倍增效应作用,促进整个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采取“借鸡生蛋”模式,让科研成果落地生花。

2.推广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正在成为新旧动能转换、重组全球要素资源、构筑国家竞争新形势的关键力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聚焦产业集群建设。聚焦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提升数字产业化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数字产业发展演进的重要形态,是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支撑。

4.发挥实体经济的基础作用。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根基和广阔空间。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离不开原始数据、基础工艺、基础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的支撑。实体经济为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应用场景和数据要素源泉。

5.推动市场需求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数字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突破解决技术“卡脖子”等现实问题,提升高质量供给能力;同时促进市场需求融合叠加,拓展市场边界,做大市场规模,释放新的有效需求。

三、强化实干担当,打造文化高地

地信所精神文化是地信所群体共同价值观念、发展目标、工作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铸就地信所群体忠诚品格和政治本色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厚植文化底蕴,涵养地信队伍,引领高质量发展,要紧抓政治教育、注重红色教育、抓常警示教育。

1.紧抓政治教育。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严格贯彻“第一议题”制度,认真组织政治轮训、党员全员培训,常态化开展“周学习”、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群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

2.注重红色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政治生活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主题读书会、重温入党誓词、研讨交流、专题党课等方式,让党员干部从革命历史中感悟思想伟力,传承革命精神。

3.抓常警示教育。综合运用警示信息、专项整治、以案促改、清廉家书等载体,强震慑、固防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全体干部职工要有统一的文化认同,从“关键少数”开始,首先要摒弃“干多干少一个样”“有忙人就有闲人存在”的观念,强化实干担当,通过常态化教育,弘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实现文化强所。

(地信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张铁红)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信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网站运维:英杰尔网络科技

单位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人民中路 152 号嘉熙中心 A 栋
联系电话:0731-89969987     邮编:410007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