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主责,强化公益属性

发布时间:2024-12-24 17:01 来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通过这几天的集中学习,认真听取了文胜书记的开班讲话和五位老师的全面讲解,感觉收获满满,加深了我对事业单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公益属性的认识和理解。

一、地质公益属性意义重大

1.地质公益属性是新时代地质事业发展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要“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强化公益性”。“要完善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理顺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形成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新格局”。对于地勘单位而言,只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地质公益属性是地勘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地质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联,无论是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防治,还是生态环境修复,都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强化地质公益属性是地勘单位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3.地质公益属性是地勘单位产业优化的现实要求。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地质工作在保障民生、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公益作用,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地勘单位顺应政策要求强化公益属性,有利于获得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扶持、项目倾斜等,推动产业在政策利好下实现优化升级,向绿色、环保、公益等方向调整产业布局。同时在公益地质项目中,地勘单位能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技术水平,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对地勘单位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考

1.拓展业务领域。地勘单位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地质勘查业务,要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向城市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等领域延伸。近年来,地信所先后中标了常宁、桃江、沅江、城步等市县多个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服务项目,承揽了常宁市水口山柏坊片区、永州零陵锰矿片区、冷水江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2.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关键。地信所围绕主业主责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组建了地质大数据建设团队,完成了地质大数据中心机房及附属设施的基础建设。对《地质大数据一张图》《基地管理一张图》项目进行试点建设,开展了《地质资料目录服务系统》建设。启动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机关信息化建设。先后与武汉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了科研交流合作。实施省级、厅局级科研项目5个,《无人机倾斜摄影大比例尺测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无人机倾斜三维模型的建(构)筑物单体化、结构化研究》获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湖南省第二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劳动和技能竞赛集体二、三等奖,4篇学术论文分获湖南省2023年测绘地理信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4篇地质类学术论文获湖南省科协举办的“2023年度学术年度优秀论文评奖”二等奖;全年获得了2项软件著作权,取得了4项国家专利。

3. 推动产业融合。要积极推动产业融合,与相关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地信所通过对全所资质进行梳理,完成资质的延续。对部分经营实体进行了整合,充分利用原两家单位的技术优势、资质资信优势、市场资源优势,出台了产业融合发展管理办法,以此来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例如,所属经营实体通过准确研判、积极工作和大胆实施,成功申报“南方丘陵山地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为衡阳市争取了2.4亿多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此外还中标“湘桂岩溶地邵阳地区(新宁、邵东、邵阳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和“新墙河流域桑植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成为了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推动融合发展的生动实例。

三、强化公益属性的举措

1.加强地质大数据建设。数字地质建设是院党委“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的“湖南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文胜书记和张皓院长从“八大攻坚”“七个着力”对全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把“上云用数赋智”作为今年工作的攻坚点和着力点,地信所作为此项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坚持以科研项目为带动,以省地质院立项的“大数据集成技术与模块化研究”和省自然资源厅立项的“城市地下空间大数据研究”科研项目为示范,探索地质大数据应用前景,尽快使地质大数据实现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从项目获取资源数据,以数据的应用实现事业职能和属性的体现,加快构建事业职能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2.努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地方政府开展了汛期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值班工作。以南岳区、衡东县、衡南县为主要区域,配合县市各职能部门对辖区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配合完成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相关资料整理工作。

3.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开展相关的地质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涉及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全民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工作任务为我们拓展国土空间规划、所有权调查、锂矿资源勘查等工作指明了方向;“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中提出的城市用地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具体要求,引领我们开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业务新赛道。

展望未来,我相信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地勘事业单位的产业结构布局将不断优化,地质公益属性将不断强化,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再立新功。

(地信所副所长 姜必广)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信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网站运维:英杰尔网络科技

单位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人民中路 152 号嘉熙中心 A 栋
联系电话:0731-89969987     邮编:410007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