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矿调|地质廉洁文化故事展(三)
日期:2024-06-26 17:38
在湖南地质的壮阔画卷中,有一群人,他们以清廉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着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为深化“清廉矿调”文化建设,省矿调所纪委开展地质廉洁文化故事征文活动,动员各支部党员干部,共同挖掘和传递身边的清廉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见证了劳模的辛勤与汗水,先进工作者的创新与进取,优秀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以及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服务与奉献。他们的身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地质人的前行之路。我们精选出优秀篇章进行展播,希望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能够激发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传承和弘扬地质人的廉洁精神和优良传统。让我们共同学习身边的榜样,汲取精神养分,为地质事业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杨齐智,中共党员,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地勘中心主任。一个无背景、无关系的农家子弟,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地质人。十几年的地质勘查一线实践中,他继承和发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的加班郎
在杨齐智的工作词典里,工作是第一,加班是常态。
早年,杨齐智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期间,他始终坚守工地一线。白天爬山越岭,晚上灯下埋头整理勘查资料。总是晚上最后一个睡,早上又第一个起床,从项目进场直到结题完工一直都是这样,他似乎不知疲倦为何物。项目组的同事跟他开玩笑说,“杨齐智,你简直就是一架‘打了鸡血的战斗机’”。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十几年来,正是凭着这股始终如一的干劲和闯劲,杨齐智很快从一名稚气的青年地质技术员成长为一名稳健成熟的项目负责人。他用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护航每一个项目的质量和成效,赢得了合作方的充分肯定,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项目只要是杨齐智负责,我绝对放心”。
事业上的成就可喜可贺,但杨齐智的内心却满是遗憾和愧疚。
2009年,杨齐智正值壮年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不幸病逝。当时他还在韶关项目工地,等他安排好手头工作回到家时,已经再也听不到母亲亲切的叮咛了。握着母亲已经冰冷僵硬的手指,他泣不成声。
2016年父亲劳作时高血压晕倒,仍在项目上忙碌的他接到消息,急忙抽身回去探望,待父亲危险期刚过便又匆忙回到工作岗位,来去只耽误了一周时间。近年,父亲瘫痪在床,身边要有人随时照顾。床前尽孝、做好工作成了让他头疼的的一对矛盾,为兼顾好工作和家庭,他只能把父亲送到靠近家的养老院,利用晚上空闲时间或周末间隙去探望尽孝。
走上管理岗位后,呆野外的时间短了,但出差成了日常。每天早出晚归,周末不是在办公室加班就是在出差跑业务的路上。熟悉杨齐智的领导和同事都知道,不管出差还是下班回家,无论到哪儿,他都背着那个半旧的黑色电脑包,随时随地准备处理工作。
杨齐智和妻子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因为经常加班,孩子们平时难得见到爸爸能按时下班。到了周末和节假日,他又常常不愿放过这难得的时间赶任务,干脆把俩孩子带到办公室,边加班边看孩子。有一次,一位亲戚问俩孩子,周末休息时爸爸妈妈会带他们去哪儿玩,不成想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跟爸爸去办公室加班”。
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为了支持杨齐智安心工作,她辞掉了原来医院的工作,一个人在家照顾俩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儿园了才又重新找了份工作。平时,妻子要上班,杨齐智忙得不沾家,两个孩子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和辅导站解决。一家四口围桌坐在一起吃上爸爸做的饭成了孩子们最期盼、最开心的事情。
杨齐智总是反复叮嘱自己和家人:“我是地勘中心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是火车头,大家几十双眼睛都盯着我呢。我必须以身作则,决不能因个人私事和自身松懈而耽误工作进度”。工作十五年来,杨齐智一直都是这样,始终保持着兢兢业业、时刻冲锋的劲头,为工作从不抱怨生活中的苦和累、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他只是用默默奉献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面对党旗时举起右手立下的铮铮誓言。
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的当家人
工作中他坚守廉洁底线,对名利财色始终保持“远距离”。
当初他还是项目负责人时,有一次承担了某勘查项目,工作中业主方提出,勘查报告不要做加密工程,希望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技术处理和报告编制,并承诺可以给予他们额外的辛苦费。杨齐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我们的工作必须按照行业规范和单位规定开展。原则是底线,不能违反更不能突破。如果时间紧,我们可以加班加点想办法克服。弄清楚矿山资源的真实储量既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对业主方负责,更是对矿山最好的交代。弄虚作假骗人骗己,给大家留下遗憾,更会给今后留下隐患。经过深入沟通,大家意见得到统一,最终顺利提交真实储量工作报告,且在该矿区意外发现了多条新矿体。事后,业主方对该项目呈交的工作质量非常满意,更是对杨齐智他们团队连连称赞。
还有一次,临近年关,业主方希望年前完成报告编制并提交。报告编制任务虽接近尾声,但单位已经放假,年前完成时间仓促、任务艰巨。为了信守承诺,按期完成业主方委托,春节前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准备年货时,他带领团队窝在办公室内加班加点整资料、校对数据,为顺利延续业主方的矿业权准备详实充足的第一手资料。在杨齐智这个领头羊的带动下,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抱怨逃避。等大家圆满将报告提交给业主方时,窗外已经响起了噼噼啪啪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业主方被团队的敬业精神感动,事后曾多次上门表示感谢,又是要送辛苦费,又是要宴请项目组人员,但这些都被杨齐智很坚决地拒绝了。他对业主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如果认可咱们的工作,以后多合作,有业务就优先考虑我们。吃饭喝酒,伤身又耽误时间,还不如把时间留出来,让我们保持清醒状态把工作做好,更好为你们服务”。
2018年,他全面主持部门工作。完善部门内部管理办法时,他主动提出增加对部门负责人的约束条款,下调自己的绩效分配系数。他说,我们经济实体的具体工作主要依靠一线人员去做,项目能否出效益,冲锋一线的骨干是关键;作为管理者,让一线那些实实在在干事的人享受到与付出相匹配的待遇,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和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作为地勘中心一把手,他以身作则,带头严格遵守部门各项制度规定。出差时,他和同事们一样,吃盒饭,住便宜的双人间,从不搞额外待遇。他说“特殊关照会让自己不自在”。为了更严格地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他主动向党支部报告外出行踪,主动向班子成员通报部门工作情况。为避嫌,他把项目实施中的耗材购买、外包合同洽谈、绩效分配等权利赋予项目负责人,自己重点负责部门的行政事务和业务开拓,尽量不直接经手部门往来的资金。他自豪地对领导和同事们说:我们部门里只要我不乱规矩,就没人敢乱来。
勤俭节约、慷慨无私的实在人
杨齐智不光是一位原则性强的中层干部,还是一位勤俭淳朴的实在人。不浪费是他一贯的生活作风,对吃喝穿着这些物质生活他也从不讲究。衣服不光是清一色的廉价货,还很少添置,十年前的衣物只要不破依旧坚持穿。家里、办公室的电器坏了就自己捣鼓捣鼓修好继续用。外出就餐有剩菜就打包;家里吃饭,他负责清盘孩子们的剩饭菜,或者把剩饭菜留下,下顿热热继续吃。他总说:节约惯了,看到浪费了心里就过不去。衣服穿太好上山工作不方便,吃喝浪费时间还伤身,不必把太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讲究吃穿上。
他对自己尽管“抠”得过分,但对身边的亲人和同事可是大方无比。父亲久病,每月几千元的医疗开支一点不犹豫,每年定期几次康复治疗从未间断,药品挑好的用,生活上有需求就及时买,是老家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老家生活条件差,他担心父亲吃不好住不好,说服家人把父亲接到城里的康养中心。妻子偶有怨言。他常开解道:母亲走得早,想尽孝都没机会。现在就剩下父亲了,再大开销也就只有这么多。虽然我们现在开支大些,但缺的东西以后添置的机会多得是。况且父亲病瘫,活一天少一天,如果现在不珍惜,以后要后悔一辈子的。遇上同事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他总会尽最大能力慷慨解囊。有一次,一位同事母亲重病筹措医药费,他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计划第二天用来还贷款的钱借了出去。
作为部门业务开拓的中坚力量,出差在外,他经常会因为工作或者为了公事产生一些计划外支出,也常私人接待前来考察的同仁朋友,有时为了赶进度还会自掏腰包购置材料和用品,私人时间“顺道”办理公事。但大多情况下他都不声张,甘心吃下这些“哑巴亏”,也很少去报销这类公务支出。妻子有时候不理解,他解释说:“作为部门负责人,部门的事都是我的事。这些开支虽因工作产生,但因为事情急,程序上不合理,不能按公务接待规定报销。再说有时接待的是自己的熟人,有时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花点小钱促进了工作,提高了效益,我们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嘛。当部门负责人就要带好头,不能让别人说闲话。”
有人说,成功的人格局肯定大。到底什么是格局?在杨齐智身上,笔者突然明白了“格局和胸怀”的含义。在价值观和事业观问题上,他很清楚,实现人生价值与单位的长远发展之间休戚与共、密切相关。为了工作,他在个人和家庭这本小账上计算得“糊涂至极”,但对部门和单位整体利益那本大账他却盘算得“精细无比”。在他的带领下,地勘中心的非生产性成本一直管控有序,产值利润稳步增长。地勘中心从他2018年最初接手时产值不足千万,到现在增长至超过4000万,经济利润翻了好几番。地勘中心连续多次被省地质院和矿调所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安全生产单位”“先进基层党支部”。
杨齐智团队承接的地勘项目更是多次获得省部级大奖:
2020年临武玉岭塘官铺矿区锡多金属矿详查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找矿效果贰等奖”。2023年湖南省桂阳县宝山矿区-400米标高以下深部勘查荣获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临武县杉木溪矿区铷多金属矿普查荣获第二届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桂阳县大冲里锂矿新发现荣获第三届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干部”等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青年“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在各行各业竞展风流、尽显风采。”的确,新时代是奋斗者的乐园,是实干家的天堂。奋斗的人生最幸福。衷心祝愿每一位像杨齐智这样勤勉踏实的青年地质人都能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天空和海洋中自由地鱼跃飞翔。
(文字整理:杨齐智 文武君) 供稿|纪检审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