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矿调|地质廉洁文化故事展(四)

日期:2024-07-04 10:04

在湖南地质的壮阔画卷中,有一群人,他们以清廉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着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为深化“清廉矿调”文化建设,省矿调所纪委开展地质廉洁文化故事征文活动,动员各支部党员干部,共同挖掘和传递身边的清廉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见证了劳模的辛勤与汗水,先进工作者的创新与进取,优秀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以及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服务与奉献。他们的身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地质人的前行之路。我们精选出优秀篇章进行展播,希望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能够激发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传承和弘扬地质人的廉洁精神和优良传统。让我们共同学习身边的榜样,汲取精神养分,为地质事业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沉心工作十余载践身力行“三光荣”

——记湖南省矿调所自然资源和空间规划中心主任何斌

不怕苦,“懵懂”少年躬身力行地质情

何斌出生于1987年,农民家庭长大的他对大地有着天然而深厚的感情。2009年,从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带着满满的信心、抱负和干劲一头扎进湘粤地质勘查事业,并决心为之奉献终身。

“找矿是地质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但是,矿产常埋藏于地下深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区域成矿背景、分析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综合各类找矿信息、异常特征,圈定找矿靶区,合理布置槽探、钻探等工程手段进行验证,一步一步圈定矿藏所在位置,发现新的矿体。”何斌总是这样通俗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总结起来就是观察、记录、取样、探测,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时‘望、闻、问、切’,地质工作者也是采取类似方法,像医生做CT一样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他回忆,参加工作以来,让他最为难忘的是在广东省参与的第一个勘查项目。20096月,大学毕业第二个月,他就被派往当时一个重点勘查项目组,该项目矿区位于粤北靠近广西的一座名为“磨刀坑”的大山中。山上地势陡峻、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加上当地杂草和灌木丛生、山蚂蝗横行,工作环境相当恶劣。在这片3个多平方公里的近乎原始山区中,他和他的团队克服了黑暗孤独、蚊虫叮咬、狂风暴雨等种种困难,开展了近2年的详查工作,完成了近4个平方公里的地质填图、3000多方槽探、8000多米钻探等工作。

在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上半年,该项目详查报告提交了一中型银矿、一小型铜铅锌矿。2016年该项目荣获广东省地质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不怕累,“成熟”青年奋力追逐地质梦

地质工作者有首自嘲的打油诗:“嫁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何斌对此体会很深。任务量大的时候,一年要同时兼顾到五六个项目,年头忙到年尾,更遑论双休和节假日。谈到如何才能坚持下去,何斌说,首先是热爱,再就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有一次,由于任务紧急,临时和家里说了句要出差,就和同事们赶去了矿区。可是由于矿区位置太偏僻,进入深山后,手机完全失去了信号。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的同事们白天晚上不停歇,一忙就是一个星期。因为听当地人说,最近的信号点离这里也有十几公里远。所以自离家时匆忙打了一个电话,一星期没跟家人回只言片语,手机也无法接通,失联状态让家里人可急得不轻。但当从单位同事那里得知实际情况后,妻子父母的责备瞬间转化成了关爱和心疼。孩子出生后,由于出差和应酬多,和孩子最多的“合影”便是视频电话截图。老婆经常打趣他说,你就是孩子的“影子爸爸”。

经历了十多年的一线地质找矿,现在,他步入一个新阶段,迎来了新的身份——自然资源和空间规划院(现改为中心)负责人,全面主持该单位日常工作。2021年分院成立之初,全院仅有5人,平均年龄34岁。“如何扛稳这面旗?我很无措,曾请教过很多位前辈和领导,都说要以事服人”。

确实,这些年来,何斌他们团队也一直是这样努力着。他们凭实力干事,把每一个项目做成精品,真正践行着“以事服人”这一管理原则,克服一道道技术难关,完成一项项重要任务,用夯实的业务实力和踏实的敬业态度赢得了各方好评。

在开展郴州市矿产资源规划这一业务期间,为全面掌握全市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拟规划区块实际情况,他带领团队扎扎实实对全域内几百个矿山逐一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规划编成后,报告质量得到了省厅专家的高度认可。该中心也成了郴州矿产资源规划方面的“专业顾问”,同郴州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自然资源矿产主管部门建立起深度交流合作机制。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是自然资源部、省人民政府及郴州市人民政府近两年来重点推进的改革试点工作。项目合作之初,甲方对我所能否胜任此项工作的实力一直存在顾虑。一次会议上,面对质疑,何斌代表我方,以项目重点探索矿产资源为例,从对国家实施改革的顶层设计理解开始谈起,结合部、省相关文件要求,深入浅出、全面科学地分析了郴州市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规划等,同时为甲方拟定了明确而具体的工作思路。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不卑不亢、进退有度的稳健言谈顿时让对方打消了疑虑。后续工作中,何斌更是带头加班加点,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最终形成理论成果(15项)、实践成果(9项)、制度成果(20项)、试点总结(1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也赢得了甲方的充分肯定。项目结束后,甲方向我所特别致感谢信,表达对我所专业技术的肯定和对我所致力于服务地方政府公益行为的感谢。

三年多来,何斌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抓技术,提素质,积极谋划开拓市场、主动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目前,该中心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领域市场未来可期。

功不负,成果丰硕效益佳

从地质找矿到矿产资源规划再到自然资源管理,何斌一直在不断地学习,不断拓展专业领域。不管做什么业务,何斌始终坚持用心做好每一个项目,每一步稳扎稳打,也收获了丰硕的地质成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主持参与各类财政、商业地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项目20余项,主持、编制市级矿产资源规划1个,县级矿产资源规划4个,规划研究项目5个,矿产资源政策改革试点研究类项目1个,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

“成绩致敬过往,奋斗筑梦未来”。以地质为业、以深山为家、以艰苦为荣,穿山跨海,不断寻找发现新的矿藏,这就是何斌这样的地质人。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始终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希望何斌他们能永远坚守献身地质找矿的赤子初心,继续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踔厉奋发,开拓创新,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文字整理:何斌   文武君   供稿|纪检审计室   编辑|劳轶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