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矿调|地质廉洁文化故事展(七)

日期:2024-09-09 16:08



在湖南地质的壮阔画卷中,有一群人,他们以清廉为笔,以奉献为墨,书写着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为深化“清廉矿调”文化建设,省矿调所纪委开展地质廉洁文化故事征文活动,动员各支部党员干部,共同挖掘和传递身边的清廉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见证了劳模的辛勤与汗水,先进工作者的创新与进取,优秀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以及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服务与奉献。他们的身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地质人的前行之路。我们精选出优秀篇章进行展播,希望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能够激发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传承和弘扬地质人的廉洁精神和优良传统。让我们共同学习身边的榜样,汲取精神养分,为地质事业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图片

“拼”字当头彰显地质担当

——记湖南省矿调所地灾防治中心主任

肖颖斌

图中人物|肖颖斌

在郴州市政府抗击台风“格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位戴着近视镜的年轻专家。他身形瘦削,气质儒雅,侃侃而谈,全面深入地剖析了台风“格美”给资兴地区造成重大灾害的根源,展现出地质工作者过硬的专业素养。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省矿调所地灾防治中心主任肖颖斌。

勤奋努力善作善成

肖颖斌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虽然看上去高挑瘦弱,但做起事来那股子不知疲倦、不计代价的冲劲儿让人咋舌,是年轻干部中有名的“拼命三郎”。

2008年肖颖斌大学毕业,入职原湘南院地调所,从事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伊始,跟着老地质专家学地质填图、探槽编录和坑道编录。前辈们曾叮嘱他:你们科班出身的,只要能吃苦,肯吃苦,上手会很快,不用多久就能成为这方面专家了。肖颖斌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工作十六年来,无论做矿产勘查还是从事地灾治理,他始终以高度敬业的态度践行着“吃苦”原则。

临武县茶里岩矿区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像原始森林一样。野外踏勘,做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时,需要直线采集数据和取样。该区域的许多采样点都包含50度以上的陡坡,而且坡面杂草茂密,又湿又滑。为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他和同事们一起,忍受蚂蟥毒虫叮咬,在陡坡上爬上爬下许多次。忙活一整天才完成一条剖面采集取样,天黑收工时每个人都累散了架,但团队成员从不叫苦、不埋怨。为尽快完成几千个采样点的数据收集,肖颖斌和团队伙伴们,往往天不亮就出发,加班加点赶任务,最终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普查,向省厅提交一处可供详查的中型银铅锌矿产地。该矿区被原省地勘局列为2015年新发现的14处矿产地之一。

熟悉肖颖斌的人都知道,他这人能扛事、会干事,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超强。20132014年,他担任鲁塘矿区边深部煤(石墨)矿普查项目负责人。项目开始前,他从未接触过煤炭勘查,许多术语、规范都不了解。但他从零开始,不懂就问,错了就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2016年他承接临武县梅田矿区沙田井田小湾联办煤矿石墨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编制前也从未接触过该类工作,仍然是奉行边做边请教的工作原则,最终顺利主持完成编写并通过评审备案。正如他总结中所写:“在压力下成长,我更加勇敢和自信。”肖颖斌像一只勇于迎接挑战的雏鹰,在一次次逆风飞翔中,羽翼磨砺得越来越强劲丰盈。

2017年他同时负责了四个项目,四个项目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大家都夸他“能力强,做事靠谱”。但熟悉他的同事知道,像他这样的工作狂,就该他成功。你看,他每天总提前上班,却从未准点下过班,晚上还要继续在办公室熬夜加班……老婆孩子去长沙后,办公室就成他的家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承受得住多大压力才配得上多大成功。经过不懈地高压锻造,肖颖斌的专业素养越来越强:他负责的“临武县深坑里矿区大理岩矿储量核查(详查)”获得原湘南院2017年度技术质量成果一等奖;“临武县茶里岩矿区钨锡多金属矿普查”获得原湘南院2019年度技术质量成果三等奖;东坡—香花岭地区深部资源调查项目获得原湘南院2019年度技术质量成果二等奖;他本人多次荣获“优秀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逐渐跻身优秀项目负责人行列。

灾害面前勇担使命

2020年,肖颖斌担任原湘南院地灾分院副院长。走上管理岗位后,他积极转换身份,更加努力锤炼本领。地灾防治和治理是分院的中心业务,作为实体班子成员之一,肖颖斌积极协助分院院长,始终围绕做大做强主责主业而殚精竭虑。

分院是临武县的地灾技术支撑单位。该县水东镇神山村乌云洞,频频发生地面塌陷事故,村民多次为此上访,地方政府压力大。县自然资源局委托分院对塌陷地开展应急勘查。肖颖斌带领分院技术人员历时两个月,查明塌陷形成条件,分析成因,提出了应急处置和防治建议,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肯定,缓解了各方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依据。

2020年原湘南院一次性承接了宜章、资兴、临武31:1万地灾调查与风险评价项目。肖颖斌又担起这一重任,全面主持三个项目,三个项目都获得省厅高度评价(临武项目在实施中就曾作为示范模板被同行观摩学习;宜章项目更是以91分获全省首个优秀项目),为矿调所在水工环业务领域打响了品牌。

翻看肖院长的工作资料,“用青春之力为地质事业做出应有贡献”,这句话他每年都要在总结中勉励自己。走上管理岗位的四年多来,他始终秉持极端负责的态度,带领职工高质量完成临武、宜章、资兴三市的汛期三查、应急处置和治理等工作。

今年7月下旬,台风“格美”来袭。27日凌晨,肖院长接到资兴市自然资源局支援请求后,连夜集结8名技术精英,迅速赶往资兴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对该市降雨密集区展开地灾巡排查,为政府决策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灾情发生后,他又和抢险救援人员一起,在山体滑坡、道路塌方、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勇闯八面山灾区,尽最大可能开展灾情排查。

灾情牵动着全国各地无数同胞的心。作为地质专家,肖院长亮相于公众视野,详尽分析灾害成因,阐述防治策略,有效引导公众舆论正向发展。“矿调所地质技术专家肖颖斌”这几个词也在中外各大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许多人从这一事件中见识了肖颖斌这个年轻专家的风采,也看到了湖南省矿调所地质人抗击地质灾害的担当。

灾后重建需要选址。肖院长更忙碌了!作为现场调查组负责人,他既要负责开展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建议,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也要精心组织人员分工,做好数据上报、沟通联络等统筹管理工作。几乎每天的睡眠都不足五个小时。

岁月静好,凝结着一群像肖院长这样的地质工作者们栉风沐雨、爬坡越坎、不计代价的坚守!

从暴雨初降至今,肖颖斌等地灾防治技术人员已经在资兴灾区连续驻守了50多天。面对湘南山区晴雨多变的气象环境,肩负地灾预警防治职责的他们还将继续坚守下去。这是地质工作者在地质灾害可能发生时的使命和担当!也是我们地质工作者自身价值的彰显!

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肖颖斌院长或许算不上英雄。但肖院长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好青年。其实,矿调所还有许多像肖院长这样“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他们大力弘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担当奉献,锐意进取,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挥洒青春汗水,贡献青春力量。这是矿调所的希望,更是湖南地质的未来。愿更多的青年地质人,在新时代宏阔征程中,传承地质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各自努力,千里同风!


文字整理:文武君      编辑|熊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