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地勘单位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发展
省水环所党委委员、副所长 卿启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培训,我深刻认识了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也坚定了改革信心。地勘单位要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锚定“三高四新”发展蓝图、落实省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体会和认识
一是要坚持党业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抓好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发展,必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坚持党对地勘事业单位的领导,深入推进党业融合,把准方向,凝聚力量,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围绕地勘单位改革大局,不断提高地勘单位党建工作水平,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才能为绿色化数智化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是要突出主业优势,推动绿色勘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抢抓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机遇,选准重大项目,培育精品找矿成果。充分发挥拥有大量地质资料的优势,二次开发利用基础地质、物化探工作成果,按照新找矿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优选找矿靶区,提交勘查区块建议,推动绿色勘查。突出生态优先,全方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要突出聚力赋能,持续推动地质科技创新。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力,以高素质人才为支撑,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聚焦科技前沿、面向服务对象,依托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和生产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动力活力,以科技创新提升素质本领和工作能力。
四是要坚持需求导向,统筹推进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发展。紧紧围绕资源能源安全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需求,强化对智能地质调查装备配备及智能调查技术攻关,开展智能化地质矿产(调)勘查应用示范,加大项目质量风险智能评估模型研究,着力构建地质工作“在线调查”“在线管理”和“在线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业务布局,拓展工作领域,延长产业链条,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健全管理制度,明晰层级职责,统筹推进转型创新、业务发展、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构建符合地勘单位实际的绿色化数智化转型新格局。
二、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在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发展方面,省地质院下属地勘单位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层单位对绿色化数智化转型认识不足。当前绿色化、数智化转型正成为地勘单位提升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许多企业已经通过数智化转型,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优化了业务流程,增强了市场响应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面对这一趋势,省地质院已将绿色化数智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但部分基层单位对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可以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认识不足,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二是绿色化数智化技术水平偏低,绿色化智能化投入不足。目前,省地质院地质工作手段总体比较传统,大部分的调查工作仍以人工调查为主,自动化智能化手段不多,数据处理软件较少,地质工作装备建设不足,传统“三大件”仍在地质工作中广泛使用,地质调查数据快速采集与处理设备不足,对新科技设备不甚了解,绿色设备和工艺利用率低。
三是人才队伍结构不优。矿产勘查与开发、水工环地质方面人才相对充足,但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空间信息、数字技术与大数据等领域专业人才缺口大,对关键技术研发、市场机遇把握造成了一定影响。存在人才梯队建设不合理,专业、年龄结构不优,缺少数智化建设方面的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缺乏绿色化数智化统一规划。目前省地质院信息化建设依旧较为薄弱,部分基层单位存在行业发展新形势新思路理解不够,对绿色化数智化认识不足,转型发展意识不强,缺少全局性、前瞻性的统筹谋划,尚未形成清晰的转型升级方向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资金投入较为有限,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管理策略制定、业务流程设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三、目标和路径
围绕打造湖南地质“旗舰地勘事业单位”为目标,以绿色化数智化转型为抓手,切实转变思想,依靠科技创新,先进设备引进、标准规范研制、数字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筑牢新质生产力,推动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其他行业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升级做示范。
一是牢固树立绿色创新发展意识。将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理念贯穿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全过程,通过开展行业新技术新规范培训、项目分析研判、知识能力竞赛等手段,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积极性。
二是构建统一的绿智双化平台。整合单位的数据资源、技术能力、业务流程和用户界面,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化封装,提供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数据展示与分析、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决策支持,依托单位信息中心建立地质数据资源中心,形成数据资产。
三是以绿色化数智化支撑主业发展。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北斗、三维建模及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应用,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增效,用新技术重塑工作流程,创新数据资产的服务形式和应用场景,提升支撑主业发展的能力。
四是加强绿色化数智化人才培养。持续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湖南”相关工作部署,对关键岗位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增强职工数字技能素质,推动数字技能类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五是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支撑主业发展的效能更加突出,为单位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