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进行时|省委书记沈晓明来院调研讲话精神学思践悟专栏(二)

发布时间:2025-04-15 09:33

编者按】省委书记沈晓明3月26日调研省地质院的重要讲话,如春雷激荡,在省水环所引发热烈反响。全所通过党委扩大会议、党支部共学、部门及实体践学等形式积极组织学习研讨,推动讲话精神向基层延伸、向实践转化。领导干部聚焦“五点要求”明方向、紧扣“三个贡献”强担当,围绕政治方向、找矿使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安全生产、开放合作等核心任务,以“专题研学+岗位践学”模式推动学习走深走实。现推出“深学笃行进行时”学思践悟专栏,持续推动讲话精神见行见效、落地成势。


以问题为导向 以实干促发展

党委委员、副所长 苏吉平


3月26日,沈晓明书记莅临湖南省地质院调研,针对主责主业作用发挥、地质与工业体系衔接、机构布局优化及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省地质院与水环所先后传达并集中学习了沈晓明书记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讲话精神,我更深入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更明确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实干促发展的行动方向。以下是几点心得体会: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公益属性,在担当中彰显地质人的使命

沈晓明书记指出“主责主业作用发挥不够”,这一提醒直击核心。作为地质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职责。我们应积极服务于各级政府、各行业职能部门,如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水利、交通等,当好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社会经济发展和规划管理的高参、智囊。一是参与或主导大项目策划、产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二是承接公益性地质项目实施;三是承担公益性地质项目的技术成果审批审查。过去工作中,可能存在业务聚焦不够、核心能力弱化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回归地质工作公益性本源,以“找矿突破、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为主攻方向,在资源能源保障、地灾防治、生态修复、水土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深耕细作,做好技术支撑。只有将主责主业做精做实,才能真正发挥地质工作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二、深化产研融合,提升技术服务,在服务工业体系中展现更大作为

沈晓明书记强调“地质工作与工业体系衔接不强”,这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思维,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矿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机制。地质工作不仅是资源勘探,更应成为工业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未来,我们将加强与省内外钢铁、有色、建材等企业的合作,建立“地质+工业”协同创新机制,在矿山开发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尾矿治理、城市地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等环节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只有将地质工作深度嵌入工业体系,才能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机构布局,破除逐利机制,在改革中提升整体效能

“机构布局不优”的痛点,折射出地质工作内部协同不足的缺陷。面对新形势,我们需以系统思维优化机构设置,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资源共享、协同攻关”的工作格局。加强全省公益性地质工作统筹协调管理,做到全省公益地质工作一盘棋,避免内耗和无序竞争,破除逐利机制,注重工作质量和成效。可考虑按以下两种模式进行协同:一是按专业分工,全省事业属性地质单位聚焦自身主责主业进行分工协作;二是按地域(地州市)分工,各地域相对固定事业地质单位做好公益性地质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可在院级层面组建跨专业、跨领域的综合技术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攻坚重大地质项目,形成“上下联动、学科融合、优势互补”的工作网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必将释放更大的工作效能。以株洲清水塘工业基地地块修复为例,传统地质工作往往聚焦单一领域,而生态修复需要地质、环境、工程等多学科协同作战。这启示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式,以系统思维构建地质工作新格局。

四、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数智赋能,在科技突破中开辟发展新赛道

沈晓明书记对“地质创新能力不足”的关切,为我们指明了突破方向。地质工作必须紧跟科技革命浪潮,以数字化、智能化引领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攻关深部找矿技术、三维地质建模、大数据分析等关键领域;同时,推动地质工作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地质”新格局。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突破传统地质工作的天花板,开辟发展新空间。一是编制符合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地方、行业技术标准,如水土污染调查勘察监测标准等;二是通过多年成果形成的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三维建模(地质、地理信息),再应用人工智能服务于城镇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管理、矿山开发利用等;三是聚焦精力研究开发、引进地质工作应用型新装备、新方法、新技术。沈晓明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当前工作的精准把脉,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引。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我们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勇担使命,在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新篇章!



地灾中心主任 张志卫


一、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新时代地质工作方向

沈晓明书记来院调研讲话精神内涵丰富、立意深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讲话以“四个问题”直指工作短板,以“五点要求”明确发展路径,以“三个方面做贡献”精准定位,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地质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地质工作不仅是技术性工作,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任务;不仅是传统产业支撑,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不仅是专业领域探索,更是服务民生福祉的实践平台。

二、聚焦重点任务,推动讲话精神落地见效

贯彻落实沈晓明书记调研讲话精神,关键要在“五个维度”上持续发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二是深化改革创新,以优化机构职能布局为契机,着力解决“合而未融”“专能不济”等突出问题,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三是突出科技赋能,聚焦地质灾害防治等关键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地质工作数字化转型。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五是筑牢安全底线,在地灾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主动作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责任担当,展现地质工作新作为

新时代赋予地质工作新使命。我们要以沈晓明书记调研讲话精神为指引,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安全保护、民生服务等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机构职能优化、科技创新突破等难点,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三要发扬优良传统,传承“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沈晓明书记调研讲话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作为地质人,须以“知重负重、知责尽责”的担当,在服务全省大局中贡献更坚实的地质力量,将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开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勘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工程检测院副院长 赵坤


沈晓明书记来院调研时提出的“四个问题”“五点要求”和“三个方面做贡献”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地质事业发展擘画了蓝图。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更明确了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的实践路径。一是要深学细悟,把握精神实质。晓明书记的讲话直击要害,既肯定了地质工作的成绩,又以“四个问题”精准点明短板,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五点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地质工作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作为地质科研团队的一员,我必将“国之大者”内化于心,以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瓶颈,以服务地方发展彰显专业价值。二是要对标对表,明晰行动方向。落实讲话精神,要以“四个问题”为导向,我们要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以优化机构布局、明晰主责主业为核心,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支撑。三是要知行合一,展现地质担当。我将以院党委书记谈文胜部署安排的贯彻落实沈晓明书记调研指示精神的十项重要工作任务为重点,在找矿突破、科技创新、安全底线守护中主动作为。

作为新时代地质人,我们必将以晓明书记的讲话精神为行动纲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勇挑重担,为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文/苏吉平 张志卫 赵坤  编辑/申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