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千年文脉 筑牢安全屏障|益阳市副市长罗讯赴省城调所裴公亭山体滑坡处险工程项目检查调研

日期:2025-02-18 16:15

来源:

元宵佳节,寒风未褪。2月12日,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讯率队深入省城调所裴公亭临江山体滑坡处险工程项目现场,专题调研检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工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符建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张靖华、副局长周光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李文彬等参加检查。省城调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郭亚平省城乡资源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见波陪同检查。

科学治理,守护千年古迹。裴公亭作为益阳历史文化的标志性遗存,承载着千年古城的人文记忆,是沿江风光带的重要文化节点。近年来,受强降雨等极端气候影响,裴公亭临江山体出现地基沉降、墙体开裂等险情,科学治理刻不容缓。调研组一行对山体滑坡区域展开实地踏勘仔细查看沉降地面、开裂墙体受灾范围、边坡稳定性及文物建筑受损情况,详细询问地质监测数据,并对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技术难点进行现场研讨。

传承历史,统筹文物保护。在听取省城调所关于施工方案、进度管控及安全措施的工作汇报后,罗讯对城调所迅速响应、科学高效的优良作风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裴公亭紧邻会龙山大桥,既是市民休闲的文化地标,又是城市交通的关键节点,山体安全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与历史文脉传承强调一定要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同时,统筹文物保护、生态修复与城市功能提升针对下一步工作,要求:一是坚持文物优先原则除险加固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古迹本体的扰动,施工中严禁破坏古迹本体,对碑刻、古树等文化要素实施“一物一策”保护,确保历史风貌原真性;二是坚持质量安全双控。要求强化全过程监管,严把材料关、工艺关,同步做好汛期应急预案,统筹施工安全与长期防灾效能“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工程“既快又稳”;三是坚持高效协同推进。要求各职能部门尽快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统筹资金、技术资源保障,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力争在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让古迹早日“安全上岗”。

匠心修复,打造城市新名片。目前,工程已进入施工黄金期。按照规划,治理后将同步复原历史园林格局,植入文化展示、生态休闲等功能,使裴公亭片区成为“防灾护城、文旅融合”的典范。省城调所技术团队将严守“公益属性和技术标准”,为益阳历史文脉传承与韧性城市建设交出高分答卷。

千年裴公亭,风雨砺新生。随着科学保护与匠心修复的推进,这座文化地标将以更安全、更鲜活的姿态,续写益阳的山水人文故事。省城调所立足公益服务职能,更好守护益阳历史文脉、建设韧性城市书写生动注脚。(文图/陈玉宇 谌建光  编辑/胡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