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院地调所举办“院士科普大讲堂”
4月16日上午,由湖南省地质院地调所主办、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协办的“地学万象 科普致远”主题活动——2025年“院士科普大讲堂”在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南校区)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湖南省地质院院士专家工作站驻站院士许志琴,以“传奇地球:《灾害篇》”为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
地调所党委书记曾风山,省地质院科技合作室副主任王彬,地调所纪委书记张超,南京大学博士后郑碧海,中雅培粹学校校长徐宏勇、副校长曹志鹏参加。整场讲座全程直播,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等组织学生线上观看。
徐宏勇致欢迎辞,他对湖南省地质院地调所精心筹办此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表示衷心感谢。对于许志琴院士的到来,徐校长难掩激动与敬意,他表示,许院士不仅是地质专业领域造诣深厚、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还是地质科普的大家,将艰深的科研化作少年心中的星辰大海,让科学之光照亮校园。
在热烈的掌声中,许院士向学校赠送由她本人所著的科普画册《传奇地球:来自石头的述说》。随后,许院士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正式带领大家走进科学殿堂。
探秘地球传奇
许院士从地球卫星图片——“宇宙中的暗淡蓝点”切入,带领大家领略地球奥秘。她系统且全面地讲解了地球结构、地球演化历史、板块运动等相关知识,还特别介绍了锂资源开发及利用的重要意义,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独特之处与珍贵价值。
解读地球“心跳”
“石头为什么会变形?”许院士以红岩谷、擎天岩柱、劈石等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石头的垂直、共轭节理等地质现象。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话题,许院士详细讲解了其成因、破坏能力及预防措施,并特别结合我国汶川地震、长白山天池火山口等实例,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她强调,保护地球、认知地球、利用资源、防止灾害,是我们人类的历史使命。
探索地质浪漫
“我为什么选择与石头对话?”,许院士深情分享了自己青年时代在青藏高原科考的难忘经历:冒着风雪采集样本、在无人区发现关键地质证据……泛黄的老照片和风趣的野外故事,传递了胸怀祖国、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让同学们看到了地质科学家背后的艰辛与心中的执着。“一生地质,终身无悔”——许院士与地质的故事未完待续。
每一个问号都是探索的起点。在学生互动环节,师生积极参与,踊跃请教。“地壳运动时,是火山先喷发还是地震先发生呢?”“印度板块会随着时间消逝而变小或者消失吗?”“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方法提升其科学兴趣?”许院士一一耐心解答,充分肯定了大家敢于质疑的探索精神和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院士科普大讲堂”活动由省地质院统筹指导、地调所党委精心谋划,所科普宣教中心策划组织,所科合室通力配合,是地调所积极践行公益使命、勇担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
地调所始终紧扣省地质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推进所“地质科技 有‘深’有色”品牌建设,持续深化“科普+宣传”工作模式,主动履行地学科普传播义务,大力弘扬地质科学文化,彰显公益担当,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服务全省科普事业发展注入地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