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院院属网站群

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省地质调查所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省地调所2025年第二批博士后出站暨中期考核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6-20 16:04 来源:

省地调所2025年第二批博士后出站暨中期考核报告会顺利举行.



6月18日,省地调所顺利举办2025年第二批博士后出站暨中期考核报告会。本次报告会成果丰硕,在站博士后何少雄、郭友军顺利通过中期考核,博士后王勇以“优秀”等级圆满完成出站考核。


报告会专家评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中南大学教授柳建新、谭静强、崔益安,省地质院原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工黄建中及省地调所所长/研究员级高工董国军担任。副所长曹创华主持会议,所相关科技工作者参会学习。


中期考核:研究扎实,进展显著


中期考核环节分设两组,毛景文院士、柳建新教授分别担任专家组组长。


何少雄博士围绕《湘南上堡地区岩浆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机制研究》课题,系统汇报了野外调查、样品采集、显微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及地质年代学等研究工作进展,目前已完成大部分样品测试,获取了高质量的U-Pb定年、Hf/Nd同位素和主微量元素数据。初步厘清了上堡岩体侵位时序、演化特征与岩石成因;初步建立上堡花岗岩与稀有金属成矿的时空关联。为后续深入分析成矿机制、建立成矿模型提供了坚实研究基础。


郭友军博士围绕《多源数据融合的堤防隐患快速识别与可视化系统研究》课题,重点汇报了多源地球物理探测、智能算法研发和可视化平台构建等核心研究工作。课题选取泉交河堤防为试验区,系统研究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在蚁穴探测中的适用性,针对堤坝渗漏隐患完成了系统探测与隐患区域定位;在系统研发方面,堤防隐患快速识别与可视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已搭建完成,成功实现了多源异构探测数据读取与智能解析、隐患特征三维动态可视化展示以及探测成果数据的结构化存储与安全管理等核心功能模块的开发。


经严格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两位博士后的课题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可行、应用价值高,均按计划完成阶段性目标,考核等级均为“优秀”。


出站考核:成果丰硕,价值突出


出站报告环节由黄建中研究员级高工担任专家组组长。


王勇博士课题《湘西地区大塘坡沉积早期海洋环境变化及其对锰富集的影响》,通过对湘西民乐、古丈烂泥田锰矿区大塘坡组沉积剖面及锰矿样品的精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创新性重建了成矿期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揭示了锰沉淀与富集成矿的关键驱动机制。通过分析湘黔毗邻区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机制差异,提出了湘西地区锰矿勘探建议(民乐优先开展盆地水文动力学分析,古丈优先识别主控沉积体系)。


专家组高度评价该研究对湘西锰矿勘查、国家战略资源保障及湖南矿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全票同意其以“优秀”等级出站。


厚植沃土,赋能未来



近年来,地调所深入践行省地质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纳英才,累计招收博士后9名,培养出站博士后4名,在关键矿产勘查、灾害防治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此次考核工作圆满完成,彰显了地调所在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与创新实力上的持续提升,省地调所将持续强化科技引领,攻坚关键地质难题,加速成果转化应用,为助推湖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我省能源资源安全,服务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