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今天我们重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容,能够更加深刻感受到八项规定出台的重大意义,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搞好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当前,“改进调查研究”的要求持续深化,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地质勘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始终将调查研究视为破解资源困局、服务生态文明的核心方法论。湖南地质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在雪峰山麓、洞庭湖畔书写着新时代调查研究的实践篇章。
一、破除“数据迷信”,在深地探测中重塑调研价值
湖南平江县万古金矿田探矿获重大突破的勘探史,深刻揭示了调查研究从“浅层扫描”到“立体透视”的转变历程。上世纪六十年代,湖南某地质队在浅层勘探中取得突破后,曾因过度依赖历史数据陷入找矿瓶颈。2024年初,湖南省地质院下属院所实施深部矿调项目,技术团队摒弃“坐而论道”的惯性思维,创新构建“三维地质建模+井下验证+动态修正”工作体系。科研人员在千米深井中实测构造带产状,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反演成矿规律,最终探明预测地下3000米以上远景黄金储量超1000吨,推动湖南平江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这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实践印证:唯有穿透数据迷雾的实地求证,才能打开资源宝库的密钥。
二、技术赋能与工匠精神交融,锻造立体调研范式
湘南香花岭矿区七十载勘探历程,谱写了“科技硬实力”与“工匠软实力”的协奏曲。面对“锡矿资源枯竭”的行业论断,湖南省地质院下属院所组建多学科团队,运用高精度重力测量锁定隐伏岩体边界,通过构造地球化学追踪成矿流体轨迹。老工程师们背着地质锤翻越38条山脊,在无人机航测盲区发现构造蚀变带;青年技术员开发“三维数字矿山”系统,将数十年手绘剖面转化为动态预测模型。这种“卫星遥感扫面、人工实地填图、智能算法验证”的复合式调研,使矿区新增锡金属量12万吨、锂资源量30万吨,让“世界锡都”焕发新生机。
三、构建协同创新体系,释放调查研究乘数效应
湖南花垣县锰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是多方协作的典范之作。湖南省地质院以及下属院所联合中南大学、省环保科研院及当地政府,创新构建“地质调查+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协同机制。技术团队通过高精度土壤污染调查圈定12处重金属污染源,结合水文地质数据建立地下水修复模型;科研院所研发“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将尾矿库改造成生态公园;地方政府引入文旅企业打造“矿山遗址研学基地”,带动300余名矿工转型就业。这种“跨学科攻关、跨部门联动、跨产业融合”的模式,使矿区植被覆盖率从23%提升至68%,土地复垦率达9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洞庭湖土地质量调查工程展现了开放协作的实践智慧。
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湖南地质人用脚步丈量山河,用数据解码地球,生动诠释了调查研究的时代内涵。从雪峰山构造带的显微观测到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宏观规划,从深部找矿的科技攻坚到土地质量评价的民生关切,每个地质数据背后都是求实精神的凝结。面向"十四五"地质勘查规划目标,唯有永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调研自觉,完善“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才能在“地质向党、地质报国”的征程中续写新的时代华章。这既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刻践行,更是地质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湖南省地质地理信息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凌 灿)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信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网站运维:英杰尔网络科技
单位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人民中路 152 号嘉熙中心 A 栋
联系电话:0731-89969987 邮编:410007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信所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731-89969987
单位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人民中路 152 号嘉熙中心A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