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省地灾所荣获省地质学会4项地质科技奖
12月27日,在湖南省地质学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上,20个项目获评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20位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获表彰。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申报的“湖南省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项目”“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污染源重金属形态辨识及调控机制研究项目”荣获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康博、王璨荣获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
湖南省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项目
该项目系统总结了地面塌陷立体监测技术方法和预警试验模型,直接指导了长沙市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可供由采矿活动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同类地区进行参考,该项目顺利实施有效提升了工作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切实保护了地面塌陷区210人的生命安全和近2亿元的财产安全。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污染源重金属形态辨识及调控机制研究项目
该项目围绕湖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大战略需求,着重解决水口山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建立了铅锌矿区多种重金属形态辨识方法,发展了基于重金属形态调控的治理材料的微观设计、定向强化和性能调控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重金属元素转化和调控原理,形成了重金属污染物控制理论体系,为保障铅锌矿区生态修复奠定理论基础。
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
康博
康博,37岁,地质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地质找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大地质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对铅锌铜、金等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20余个地勘项目、2项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4篇。研究总结了湘东北地区铅锌铜金钴等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建立了井冲铜钴矿“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和大万金矿综合找矿预测标志,拓宽了找矿空间。主持和参与的项目中,共发现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桃林铅锌萤石矿等大、中型矿床12处,探获铅锌矿资源储量超90万吨,萤石矿物量100万吨,金矿40吨,建筑用砂石超3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达350亿元。多年来,该同志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厅局级重大找矿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多次获评院级“劳动模范”、市级“青年岗位能手”、所级“优秀中层干部”等荣誉称号。
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者
王璨
王璨,39岁,水工环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文、环境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地下热水、矿泉水勘查等方面工作。主持编写了《湖南省水气矿产志》《江汉-洞庭平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湖南)报告》;负责实施的石牛寨地下热水预可行性勘查,在湖南省红层干旱缺水区取得了资源量较丰富的地下热水的突破;尤其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该同志不断创新,其关于无人机快速航测、快速成图、快速建模、成灾模式、隐患识别等创新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试用机载LiDAR、城市实景三维建模、边坡精细化辨识等新技术方法,对人工改造程度高的城镇化孕灾斜坡单元开展调查,对省内城镇地区开展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有先行探索意义。该同志获得厅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大找矿二等奖1项,“湖南地勘青年五四奖章”、“省地质调查岗位标兵”、省企业“创新达人”、“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
省地质科技奖评选活动由湖南省地质学会主办,每年评选1次。本次获奖成果充分彰显了省地灾所坚持科技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技术实力和责任担当,为打造科技强所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
(文字:周泽宇黄利群 图片来源:湖南省地质学会 编辑:谢瑶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