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省地灾所参与申报的洞庭湖山水工程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

发布时间: 来源:

7788

发布时间: 来源:

省地灾所参与申报的洞庭湖山水工程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


近期,财政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评审,经过负面清单审核、评审答辩、网络公示等环节的角逐,省地灾所参与申报并负责方案编制的“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评审会现场

据了解,2021年9月,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通知》,来自全国19个项目参与申报。我省洞庭湖的治理和保护关乎湖区1500万人、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4亿人民的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此次申报的项目针对洞庭湖区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施工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实施期限为2022-2024年,计划总投资70.53亿元,其中,该项目入选后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亿元,我省自筹50.53亿元。

在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的部署和指导下,省地灾所基于在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到该项目申报与方案的编制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全所精干力量组建技术团队,在明确分工与责任的基础上,团队成员本着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的精神,加班加点、夜以日继推进各项工作。最终,经过反复论证,高质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为此次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工程以“ 降磷增容”为总体目标,针对洞庭湖区域这一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山上山下、岸上水里协同治理,按照“一核三带”总体布局,部署7大工程50个子项目,对区内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生态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将构筑洞庭湖区域以水系为纽带的“湖体-湖滨-农田-森林”生态安全格局,打造高强度人类活动下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协同的大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样板模式,筑牢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生态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当前,作为我省生态修复领域的主力军,省地灾所将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和水平,把生态修复打造成地灾所高质量发展中一张亮丽的名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服务于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文字:周泽宇 戴济斌 图片:周泽宇 戴济斌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