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90后的“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郑鹏飞载誉归来

发布时间:2025-05-06 14:35 来源:

7788

发布时间: 来源:

90后的“湖南省先进工作者”郑鹏飞载誉归来


    4月29日上午11点,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在家所领导用鲜花和掌声,对刚刚从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载誉归来的郑鹏飞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郑鹏飞同志年纪轻轻就斩获“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殊荣,是我们地灾所的骄傲!”“希望郑鹏飞同志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勇攀高峰!”


    面对大家的祝福与鼓励,郑鹏飞表示,非常感恩各级组织的培养和关怀,今后将化荣誉为动力,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做好示范带动,在岗位建功,为事业添彩,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地质力量。


郑鹏飞同志简要事迹

郑鹏飞,男,汉族,199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生态修复中心主任、支部书记,2024年湖南省第二届“湖湘工匠”获得者。他扎根于山水之间,坚守在地质工作野外一线11年,对党忠诚、刻苦钻研、不畏险阻、勇于奉献,矢志不渝地践行“地质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将地质工作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挺膺担当,取得了显著成绩。临危受命,干旱死角觅甘泉。在永顺县灵溪镇抚志片区,由于极其特殊的地质环境,群众生活用水成为阻碍这里脱贫攻坚的最大困难。他率队攻克湘西岩溶台地区找水技术瓶颈,建立岩溶水文地质模型,创新钻探工艺,探获日涌量2000吨优质水源,彻底解决2万名群众世代缺水困境。创新拼搏,生态修复成翘楚。主持编制洞庭湖山水工程实施方案,首创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一核三带”总体布局。主持及参与湘江源流区废弃矿山修复、南岭国土绿化示范等重大生态工程,为湖南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7亿元。建立“空天地协同”矿区生态问题识别方法体系以及基于空间尺度原理的分层工程布局体系,其主持的大通湖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国家山水工程典型案例,打造全国生态修复样板。率先垂范,实干担当结硕果。他先后获得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地质院“劳动模范”,湖南省地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湖南省青年地质科技奖等荣誉,被湖南卫视、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媒体专题采访报道。

( 文图:尹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