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得 体 会(一)
-----机关一支部肖翰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召开“二十大”之际,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所党委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赴红色平江开展党员党性教育。
走过平江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上世纪初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昔日英雄起义奋战的历史深深感染了我。1928年7月,彭德怀和滕代远、黄公略等同志在平江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这片红色热土成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再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旗帜带领革命先辈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是什么样的信念让共产党人打不散打不垮,革了命弃了家仍要血战到底呢?是崇高的信念。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一直在实践和探索,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更大历史贡献。
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
历史是一面明镜,需我们时时重温,时时反省。用心听一堂党课、观看一部党史片、参观一个革命纪念馆,用眼睛、耳朵、心灵去感受革命先辈们经历的风风雨雨,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提升。尽管新时代的我们或许不用经历枪林弹雨,但站在这片起义的红色热土上的那一刻,我明白,党的伟大事业和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还需要我辈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心 得 体 会(二)
----机关一支部 易 敏
9月22日至23日,我们支部全体党员同兄弟单位的探矿工程院支部及所勘查设计研究院株洲支部一起到革命圣地岳阳平江参观学习。
我们参观了任弼时纪念馆及故居,我们一边认真听讲解员讲解,一边认真地阅读墙上的图文,对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他们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鞠躬尽瘁;他们性格坚毅镇静,理想信念坚定,为革命百折不挠,埋头苦干,长期抱病坚持繁重的工作,一心只有党和人民的利益,从来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在毛简青烈士的故居参观,我深深地被他在日文版读书笔记《立志》里的“学问以先立志为本,志者心所行也”感动。他的同学曾经追忆毛简青烈士说过的话“中国民众再不能愚昧,要解脱思想绳索,就必须多读书,学成后早日回国唤醒民众,共谋民族利益,不枉为中华子孙”,他对国家民族的情怀令我钦佩。毛简青烈士家境富有,当时党的活动经费困难,他不但将自己的收入绝大部分交给党组织作活动经费,还把家产捐出来作党的活动经费,从此,毛家由当地首富,过起贫困生活。他们这样为了国家民族解放事业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
在平江起义纪念馆,我们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重温了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庚续革命精神。
参观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平江起义纪念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平江这块热血沸腾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革命志士,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六大苏区之一,成千上万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先烈之血浇成了革命之花”,秋收起义、平江起义,霹雳一声暴动,首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谱写出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史诗壮烈,令人震撼。
结合红色场馆内容学习,我们聆听了所领导的宣讲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党员干部要围绕“五有”提升综合能力》。最后,谢书记语重心长、言简意赅的讲话,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通过学习,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低头想想当下的路,抬头展望今后的路...更是让我们感到这次平江红色场馆学习精髓所在。
通过“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红色场馆学习,给我感触最多的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压迫,没有阶级斗争,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环境。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站好自己的岗位,要严格律己,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努力地工作。
心 得 体 会(三)
机关第一党支部 丁丽红
为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支部凝聚力。9月22-23日,工矿所机关第一党支部与工矿所勘查设计研究院株洲党支部、水环所探矿工程院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党日活动——走进红色场馆,探寻红色印迹,缅怀革命先辈,汲取前行力量。
22日早八点半,我们整装出发,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汩罗市任弼时纪念馆和故居。走进庄严的纪念馆,映入眼前的是庄重雄伟的任弼时雕像,怀着崇敬的心情,听着解说老师的讲解,我们仿佛重新见证了任弼时先生伟大而操劳的一生。
任弼时先生出生于名望家族,父亲是秀才,还是私塾先生,家里设了一间学堂,两位叔叔也都曾留洋求学,其中一位还是当时国内很有名气的经济学家。任弼时5岁随父入学,7岁就读于明德小学,12岁考入师范高小,后入读长郡中学。以他的家境,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然而,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没有安于现状,毅无反顾地走上了艰辛的革命道路,从此一辈子出生入死、负重耐劳。展厅里一封放大的家书展现了青年任弼时立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
他曾被党组织选派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知识渊博;他曾两度被捕,面对敌人,面对酷刑,他忠贞不屈,大义凛然:“我们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要经得住考验,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特殊材料彰显特殊品质,体现了对党的绝对忠诚;他不辞劳苦担重任,人生的日历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三怕”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他有着骆驼一样的精神,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大,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人生。
一代任公早落尘,魂归故里泪沾襟。任弼时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情怀让我们一行人非常震撼,他的骆驼精神激励着我们一定要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对党对人民永远忠诚不移。
23日,我们来到平江县,参观了平江起义纪念馆。看着馆内陈列的一张张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仿佛回到了充满喧嚣和热血的战争年代,在凝重、肃穆的气氛中,我们对中国革命先烈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纷纷感叹当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此次参观学习,我们重温了烽火岁月,追寻了革命记忆,传承了骆驼精神,对所有党员同志是一次理想信念上的深刻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前辈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发扬“三怕作风”,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