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体湖南核地质人的一封信——写在三〇九队成立70周年之际
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前辈、老同志及家属:
1955年3月25日,三〇九队在长沙组建,开启了我国铀矿勘查的历史征程。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载春华秋实。湖南核地质人筚路蓝缕,踔厉奋发,书写了我国核工业史的辉煌。作为历史的传承者和事业的继承者,我们谨向耕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及家属,为湖南核地质事业作出贡献的各位老前辈、老同志,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湖南核地质单位改革转型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峥嵘七十载,铀矿报国建奇功。三〇九队担负“铀矿报国”使命,同舟共济,风雨兼程,先后创下了多个“新中国第一”:第一个发现我国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和火山岩型四种主要铀矿类型,提交了我国第一批铀矿工业储量,第一个开办了土法铀冶炼工厂,第一个发现了新的铀矿物——芙蓉铀矿、湘江铀矿,为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提供了核原料……为铸就大国重器,发展“两弹一艇”,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垄断和核威胁作出了重要贡献。湖南核地质单位相继发现衡阳大浦、郴州金银寨、广东下庄、江西相山等铀矿点,确定了我国主要铀矿床类型;在湖南发现、落实和探明铀矿田6处,铀矿化集中区3处、铀矿床62个,为原子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回望来时路,初心如磐铸丰碑。老一辈湖南核地质工作者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赤诚,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影响深远的“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大湾”精神、“毛荷殿”精神、“楠木山”精神等丰碑。衡阳大浦,李富、郭良斌冒着大雪,用稻草裹住双脚,拄着拐杖追索铀异常;三〇九队八分队钻机机长黎昌桂负责的机台,年进尺突破万米大关;湖南郴州,三〇九队十分队以唐恩武为代表的“千米掘进”英雄们不断刷新坑道掘进世界纪录。由于工作条件简陋,部分职工不幸患上了职业病,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精神长城,永远被后人铭记。
薪火永相传,使命在肩续华章。新征程上,湖南核地质人牢记为国找矿和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的初心使命,坚定走好“一专多能”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跑出了跨越发展的加速度,先后承揽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工程勘察与基础施工等各类项目5000余项,市场遍布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及蒙古国、秘鲁、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斐济等10多个国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重要荣誉2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用实干实绩书写核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奋进新时代,勇立潮头再启航。回望70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既是荣光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开拓者。在此,我们向全体湖南核地质人发出号召:积极践行湖南省地质院“一体两翼三支撑”发展战略,赓续“勇毅探索、奉献报国”的新时代湖南地质精神,秉持“强基、兴业、惠民”工作理念,聚焦党建引领增活力、聚焦主责主业谋发展、聚焦深化改革提效能、聚焦开放合作求突破、聚焦科技创新出成果,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更多核地质智慧和力量。
祝愿全体湖南核地质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祝愿我们共同的事业如铀之璀璨、如核之永恒,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再创辉煌!
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中共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委员会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