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王倪山:地质战场上的追光者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在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倾心推出“核地先锋劳模之光”专栏,全面展示2024年度劳模风采。他们扎根野外一线,用脚步丈量大地,为探寻地质资源奉献青春;他们深耕科研领域,用创新引领前行,为攻克难题竭尽心力。他们始终站在最前线,是挺膺担当的奋斗者,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是我们心目中最亮的星。让我们一起走进劳模们的工作和生活,聆听他们惊心动魄的一线故事,解锁他们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希望大家以劳模为榜样,勤勉尽责、实干担当,为核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人物小传】


王倪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89年10月出生,毕业于长江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任长沙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20年取得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新疆托克逊盐矿资源储量核实、新疆托克逊县白杨河2号矿区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新田县职业教育培训产教融合基地工程勘察、怀化国际陆港东部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工程勘察等多个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多个项目荣获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湖南省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勘察成果;多次被单位评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获“2018年度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逆行西非,万里驰援共渡难关

2014年7的一个深夜,塞拉利昂北部省辛库尼亚的荒野上,最后一支蜡烛在夜风中熄灭。

地质队员吴承东摸索着按下对讲机按钮,沙哑的嗓音混着发电机轰鸣:体温39.8,奎宁还剩3片……”话音未落,剧烈的咳嗽便掐断了通讯。

2013年11月,辛库尼亚项目部进驻考验接踵而至。但这次似乎来得更猛,三具滚烫的身躯蜷缩在床上,疟疾与埃博拉的双重阴影正在吞噬最后一丝生机。

一万两千里外的长沙,王倪山攥着手机,青筋暴起。半个月前,他运送部分样品回国进行分析测试,没想到塞拉利昂突然爆发大规模埃博拉疫情。

彼时,听筒里传来的声音断断续续让他如坠冰窟——并肩作战的三名友,被困在埃博拉疫区核心地带,医疗物资耗尽,营地电力中断。西非海岸线在他眼底灼烧,回去的念头如野火般蔓延。

长沙高铁南站女友攥着他的防护服袖口:埃博拉70%的死亡率啊!王倪山将装青蒿素奎宁行李箱换到左手,右手轻抚女友颤抖的肩背。女友不知道的是,他还为自己的母亲编织了“新疆出差”的美丽谎言。

候车大厅里人流涌动,王倪山的声音沉闷坚定:“我不能当逃兵。”⠼/span>安检履带缓缓转动,十盒抗疟药与五公斤茶叶正在接受X光扫描。王倪山心里很清楚,朴素的救命套餐”,必须争分夺秒送回雨林营地。

穿越10多个领空的航班成了移动隔离舱。当机长广播即将进入西非疫区时,整个机舱空气瞬间凝固。王倪山抱紧行李箱,防护服内汗水浸透的地质队工装贴在后背——那抹橘红色,是勘探队员在雨林中最显眼的生命标识。

降落在弗里敦机场那刻,王倪山几乎认不出这座死亡之城。曾经喧嚣的集市只剩野狗游荡,鸣笛刺破黄昏。冲破重重封锁线,王倪山终于坐上了项目部派出的持有通行证的车辆。

当越野车碾过最后一片灌木丛,远处摇曳的篝火让所有人呼吸停滞:个摇晃的人影正用XRF分析仪检测样品含金量,一位队员忙着整理地质数据!“兄弟们”……嘶哑的声音划破夜空,4个疲惫的身影紧紧抱成一团。

这个简陋的项目部,开始演绎着最原始的生存智慧:烟叶驱蚊,茶汤降温……发电机的轰鸣成了最美妙的安眠曲。当苦涩的青蒿素滑过喉头,吴承东溃烂的唇角微微抽动,挤出一丝笑意。


2014年深秋,历经307个昼夜鏖战,在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险境中,队员们用浸透汗水的防护服与面颊上深嵌的勒痕坚守使命,最终绘制出一张张穿越疫病烽火线的珍贵图纸。那些晕染的墨迹里,凝结着生死绝境中未曾磨灭的信念:当地质锤叩响大地,黑暗终将让位于光明。

扎根塞外,风雨无阻守护安宁

传感器堵住了”20215的一个凌晨,新疆阿克苏卡尔斯亚沟深处,泥浆密度仪的刻度盘在黏稠的泥石流样本中纹丝不动。王倪山扯了扯防护面罩,指尖传来的刺痛提醒他手套已被碎石划破。

山风裹着泥浆的土气扑面而来,下游河道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原本平缓的坡面正化作浑浊的洪流,裹挟着小的岩石,朝观测点狂飙突进。

在海拔3200米的卡尔斯亚沟,每个黎明都是从压缩饼干开始的。王倪山咬开冻得梆硬的小面包,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在GPS定位仪上。他的工作日志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每日徒步12公里,20套被泥浆报废的工作服,以及20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泥石流预警。

些纵横的沟壑就像摔碎的瓷碗。”王倪山这样形容卡尔斯亚沟。

他开创的三维作战模式,让无人机群化身钢铁岩燕,在70°陡坡编织数字天网;物探仪则如听诊器般探入山体,捕捉地下径流的隐秘脉搏。当首张1:2000三维地图展开时,大伙惊呼:我们每天在碎瓷片上跳舞!

那场载入当地气象史的暴雨来临时,王倪山正在标注第485处松散物源点。山洪突然改道,将团队困在U型谷底。情况万分危急。

“一定要保住数据!”王倪山吼着指挥队员用地质锤凿出排水沟。队员们奋力抡锤铲土,铁锤在绷紧的臂膀间划出一道道银弧,泥水裹着汗水在工作服上结成硬壳。当第一股浊流顺着新辟的沟壑改道时,大伙沾满泥浆的手仍死死攥着发烫的锤柄。


这样的考验是家常便饭。帐篷支起的临时实验室里,浸水的笔记本电脑,烘干后竟显出一组关键数据——正是这组数字,最终演化为《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泥石流发育特征及流量计算研究》的核心公式。当这篇斩获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学会优秀论文奖的成果发表时,大家不曾料到,那些精密的演算雏形,最初竟潦草地蜷缩在RTK手簿边缘的防震胶套上。

2024年春天,卡尔斯亚沟首套泥石流预警系统建成投用。一位牧民指着重绘的图说:这些弯弯线,我们睡得更安心。

站在沟谷前,王倪山手中地质锤轻叩岩壁——这是地质人独特的庆贺方式。在他脚下,新栽的沙棘苗正穿透碎石,用根系编织着看不见的生命防护网。

转战江西,攻坚克难两受表扬

“偏了无人船偏向了!”王倪山紧盯着屏幕,神情专注而紧张,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2023年6月,江西永新枫渡水库。“华微3号”黄色无人船在水面上执行任务,船载测深仪的信号曲线如心电图般剧烈跳动

这是王倪山转战江西的第75天。吉泰盆地灌区工程的勘察现场,一场现代版“精卫填海”工程正在紧张推进。为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满足各个灌片的取水高程需求,计划将枫渡水库的现状蓄水位从178米提升至195米,需要在合适的位置重新修建大坝。17米的高度差,是摆在地质队员面前一座高峰。

枫渡水库与枫渡河紧密相连,集雨面积广达890平方公里,总库容高达5702万立方米。水库中央搭建钻探平台,难度有多大?好比在奔腾不息的野马背上绣花,王倪山心里也没底。复杂多变的库底地形,容易导致水流状态不稳定,产生各种方向和强度的暗流与漩涡。项目推进过程中,当第四套钻探平台固定方案宣告失败时,这个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坚毅汉子,晨会上忍不住红了眼眶。

操控屏上,库底地形的实时建模进度条停留在78%。突然,一阵强流猛地袭来,无人船的艏向角瞬间偏移了15度,与岸基基站的无线连接弹出断讯警告。

“切换手动模式,开启推进器!”王倪山迅速做出反应,扯紧防滑手套,拇指在操纵杆上进行精准微调。船载GNSSRTK天线在浪尖上顽强地闪烁着蓝光;随着船体的剧烈颠簸,单波束测深仪不断调整角度。每一个细微的操作都关乎成败,1厘米、2厘米……当船底的声呐探头掠过此前未知的隐形凹陷区时,屏幕上突然跳出异常的回波曲线——没错,这正是导致平台固定失效的神秘地形。


这些来之不易的数据和资料,凝聚着无数的汗水与惊心动魄的瞬间。它不仅为钻探平台在水库核心区的稳固搭建提供了关键支持,还促使王倪山团队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基于GNSSRTK+单波束测深仪的水下三维地形测量》成果,再次荣获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学会优秀论文奖。

说到成果,在王倪山眼里,吉安市水利局接连发的两封表扬信,才是最高奖赏。这几页字里行间满是认可与赞誉的纸张,无声诉说着背后的艰辛与坚守。

奋斗从未停歇探索永不止步。王倪山身后,新设计的灌区输水线路图正缓缓展开,那些经过精密计算的曲线与折点,即将化作滋润万顷良田的生命脉络。更广阔的水面上,新一代智能勘测船正破浪前行,船尾留下的航迹,宛如地质人写给大地的壮丽诗行。(文字 | 庞雪辉、许佩娴图片丨邓桂芳、吴承东、王倪山、雷泉编辑王楠)

王倪山:地质战场上的追光者

33675118

主办单位: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湘地大厦
联系电话:0731-85310706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

主办单位: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
网站标识码:430000002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22025797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湘地大厦
联系电话:0731-85310706     邮编:410114
公安机关备案号: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2234号